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人工流產當心宮頸癌上身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而不是節制生育的手段。但生活中不少育齡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認為自己年輕,即便懷孕做完人工流產,就可以完事大吉了。更有甚者,流產未滿1個月就開始性行為。殊不知,反復人工流產很容易染上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人乳頭狀瘤病毒(HPV)。
性伴侶的陰莖中如有HPV,可使女性宮頸感染危險增加9倍。對女性來說,18歲以前發生性關系,患宮頸癌的幾率比18歲以后發生性關系高很多,同時多次流產也會引起宮頸癌高發。
目前已進入80年代后女性的生育高峰期。但這代人多是獨生子女,缺乏性知識教育,多數不知道如何避孕。為此,徐芾醫生強調,未婚的年輕女性,最好不要過早進行性生活,因為20歲以下女性最易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誘發宮頸癌。如果發現意外懷孕,應去正規醫院做人工流產,以防病菌感染。
此外,還應加強宮頸疾病的篩查。有性生活史1年以上的女性,應有規律地進行婦科檢查,35歲以上女性必須每年做婦科體檢。如果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同房接觸性出血、陰道排液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并采取相關治療措施。
宮頸癌的治療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采用“新柏氏”新型診斷技術檢測。
婦科疾病越早發現,并進行系統的治療,就能防止病變成癌癥。美國新柏氏TCT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宮頸疾病檢測系統,對宮頸疾病早期惡變、子宮康復狀況的篩查非常精準,使宮頸癌尤其是癌前病變的診斷率顯著提高,大大減少了漏診率。南豐醫院自四月份引進該技術以來,已經不少女性做出了精確的診斷。
第二步,用陰道鏡作具體的病理檢查。
陰道鏡是一種非介入性的內窺鏡,在通過“新柏氏”檢測之后,懷疑有高度病變的就需要采用陰道鏡對可疑的部位取宮頸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就可以知道這些女性目前的宮頸病變發展到哪個階段,然后再根據分析所得進行癌前階段治療,阻斷宮頸癌的演變過程。
第三步,利普刀切除宮頸癌病變的后患。
利普刀是一種高頻電波刀,是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新方法。可以用來完成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納式囊腫、宮頸癌前病變等多種宮頸疾病的特殊治療。與傳統的錐切手術相比,利普刀手術質量高、術后并發癥少,對生育無影響。具有快速、見效快、組織損傷小、傷口清潔、安全性強、不需麻醉、術后即可回家等眾多優越性,而且為患者大大減少了治療費用。
“現在的宮頸糜爛、宮頸癌等婦科疾病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很多女性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小小的檢查對她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此期間如果能花上五六分鐘的時間做一下健康檢查,及早地診斷治療,就能預防宮頸癌。
“凡是年齡在18周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該定期做健康檢查。”廣大的女性應重視婦科檢查,做到對宮頸癌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由于宮頸癌有5~10年較長的潛伏期,因此即使一次檢查沒有問題,每年也要作復查,一旦發現宮頸糜爛及慢性宮頸炎等疾病也要及早作治療,把引起宮頸癌的病變消滅在萌芽狀態,以防患于未然。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是迄今為止唯一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癥。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詳細>>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并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往往是急性宮頸炎治療……詳細>>
為了讓患者早日發現病因,預防宮頸癌的“三步走”計劃,為廣大女性帶來了福音。婦科疾病越早發現,并進行系統的治療,就能防止病變成癌癥。陰道鏡……詳細>>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詳細>>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