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病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質性的。月經不調包括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例如經期的紊亂、經血色澤和出血量的改變等。存在月經不調的婦女往往伴隨其他的不適癥狀,例如經前、經期或經后腹痛,頭痛,腰酸或胸脅疼痛等。
月經不調在西醫認為多少和內分泌失調有關,也有和外界的一些因素有聯系,例如受冷受寒、精神受到刺激、飲食不注意等。西藥調經藥一般是性激素和孕激類藥 物,但是單純應用激素來調經往往不那么理想,停用藥物大多會出現反復。而中醫認為這月經不調有幾個方面的類型,例如:氣滯血瘀型、氣血虛弱型、宮寒型、血 熱型、脾不統血型等。其中,氣滯血瘀類型頗多。
針對月經不調若能請中醫具體辯證施治,做到辯證施治針對性應用相應的中藥調理治療月經不調療效很好,可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對身體不良影響也很小。下面就幾種常見的月經不調類型加以闡述。
月經不調患者正確飲食方法
1、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2、月經來潮初期時,女性常會感到腰痛、不思飲食,這時不妨多吃一些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棗、面條、薏米粥等。
3、月經期要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營養物質的補充,多飲水、多吃蔬菜,可以保持大便通暢,這樣也可以減少盆腔充血。
4、月經期會損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經后期需要多補充含蛋白及鐵鉀鈉鈣鎂的食物,如肉、動物肝、蛋、奶等。
月經不調患者錯誤的飲食方法
1、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因為咸食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現水腫、頭痛等現象。
2、有不少喜歡喝含氣飲料的女性,在月經期會出現疲乏無力和精神不振的現象,這是鐵質缺乏的表現。因為汽水等飲料大多含有磷酸鹽,同體內鐵質產生化學反應,使鐵質難以吸收。此外,多飲汽水會因汽水中碳酸氫鈉和胃液中和,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和殺菌作用,并且影響食欲。
3、月經來潮前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類,少吃肥肉、動物油和甜食。
4、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縮而引起經血量過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煙酒等刺激性物質對月經也會有一定影響,如果不注意避免,長此以往,會發生痛經或月經紊亂。
月經不調中醫如何調理
①氣滯血瘀型:表現為經血色澤深暗有塊,經期不準,小腹疼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舌質紫暗有瘀點等。治則:活血化瘀。常用方劑:四物湯或桃紅四物湯加減,常用的中成藥有花紅片、當歸丸、女金丸、復方益母草膏等。
②氣血虛弱型:表現為面色無華,經血量少、色淡,月經或超前或錯后,經期短或月經淋漓,頭暈眼花無力,舌質淡,心悸氣短,說話有氣無力。治則:補氣養血。常用方劑:八珍益母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常用的中成藥有八珍益母丸、烏雞白鳳丸、人參歸脾丸等。
③宮寒型:表現為經期錯后,痛經(熱敷可緩解),經少白帶偏多,畏寒,喜熱飲,面色蒼白,舌苔薄白。治則:溫經祛寒。常用方劑:宮寒散。常用的中成藥有艾附暖宮丸、理中丸等。
④血熱型:變現為經血提前和經血不暢、經血色紅或發紫、口苦咽干,舌苔偏黃,午后作燒,顏面潮紅。治則:清熱涼血。常用的方劑是丹梔逍遙散,中成藥可選擇丹梔逍遙丸。
⑤脾不通血型:表現為經血過多或淋漓不盡。治則:補脾攝血。常用的方劑是固沖湯、膠艾湯等,常用的中成藥可選擇宮血寧膠囊、人參歸脾丸等。
存在月經不調只要通過中醫的具體辯證施治,做到針對性用藥預后相當不錯,當然平時的生活起居也是很重要的。發現月經不調首先不要恐懼和過于的緊張,平時應該注意經期衛生,在經期應該注意保暖,注意休息,注意營養平衡,保持心情舒暢。
八大食療方改善月經不調
1、烏賊骨燉雞
烏賊30克,當歸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
功效:烏賊骨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當歸和雞肉都是補血佳品,所以對血虛型月經過多,頗具療效。
2、玉米須燉瘦肉
玉米須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
功效:玉米須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民間常用來治紅崩,瘦肉能補血,兩者配合,故治血熱型月經過多,療效顯著。
3、羊肉粥
鮮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蔥、姜、食鹽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片,與大米、蔥、姜、食鹽,以常規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爛。
功效:補氣,養血,止痛。適用于氣血虧虛型痛經。
4、益母草炒薺菜
鮮益母草3克,鮮薺菜30克,菜油適量。將鮮益母草、鮮薺菜洗凈切斷。把鐵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燒熱,放入鮮益母草、鮮薺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兩次,服至血止。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調經的作用;薺菜含薺菜酸,能縮短出血、凝血時間,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對血淤型月經過多特別有效。
5、豬皮凍膠
豬皮1000克,黃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將豬皮洗凈后切碎,加適量水,用文火燉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黃酒即可。每日2次,用開水沖化后溫服。
功效:養血益陰,滋腎養肝。可治婦女血虛乏力,月經不調等癥,對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6、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燉至肉爛,調味后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飲湯。
功效: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于血虛有寒之月經不調者服食調理。
7、珠玉粥
生山藥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龍眼肉15克,粳米100克。先將薏苡仁和粳米煮熟,再將去皮搗碎的生山藥和龍眼肉放入同煮為粥。
功效:健脾益氣,雙補心脾,月經期食用,有助氣血恢復。
8、芝麻肝
豬肝250克,豆油1000克 (實際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雞蛋2個,精鹽、蔥、姜各適量。將豬肝切成薄片,用精鹽、蔥末、姜末調好,蘸上面粉、芝麻、雞蛋汁,
再在鍋內放入豆油,燒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豬肝,炸透即可出鍋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養血益陰,滋補肝腎。但脾虛便溏或腹瀉者不適宜選擇此食療方案。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病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質性的。月經不調包括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例如經期的紊亂、經血色澤和出血量的改變等。下面我……詳細>>
月經正常來潮是成熟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女性的正常月經周期是由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月經期四部分組成,服用激素雖然可推遲月經來潮,但……詳細>>
長期心情不好、壓力大,乃至飲食過飽、過饑或偏食、挑食以及過熱過涼都可能是月經失調的誘因。月經失調常因不良生活習慣引起 不一定都源于婦科疾……詳細>>
月經不調 有些女性在月經不調的同時會伴有長痘痘的癥狀,那么應該如何祛痘和治療月經不調呢?詳細>>
月經是每個女性都要重視的情況,正常的月經不但來的時間有規律,而且月經量也正常,如果出現了月經不高的情況,對女性的身心健康有嚴重的危害,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