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對于女性朋友來說并不陌生,痛經是很多女性面臨的頭疼問題,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長期如此甚至可引發婦科疾病危害健康,針對女性經期痛經不同癥狀,應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減輕痛經癥狀。那么女性朋友出現痛經該如何緩解呢?
女性朋友出現痛經該如何緩解
1、補充雌激素可減輕疼痛感
經期女性體內雌激素含量減至最低,對疼痛的忍受度也極低,經期子宮強烈收縮使得女性難以忍受,可出現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嚴重者引起休克。此時期可利用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增強對疼痛的耐受能力。
2、放松緊張情緒可減緩痛感
研究發現大腦緊張會降低人體對疼痛的忍受度,有些痛經女性伴高度精神緊張,導致痛經與緊張情緒之間的惡性循環。建議此類型痛經女性學會轉移注意力,可以聽聽柔緩的音樂,看一部爆笑喜劇放松大腦。當全神貫注于影片時,體內產生大量內啡肽,能切斷疼痛信號,暫時止痛;保持愉悅放松的狀態也有利于身體釋放更多的多巴胺,活化腦細胞膜發揮止痛功效。
3、做好保暖工作可減輕冷痛感
寒冷體質的女性或者經常適應冷水、愛吃冷飲的女性痛經的主要特點是小腹部冷痛,且有大量血塊由陰道排出,這類型患者疼痛更加嚴重,可伴全身發冷。護理要點為加熱身體,用熱水泡腳,多喝熱水、多穿衣服等,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流、對抗子宮平滑肌收縮,進而減輕疼痛。
4、加強有氧運動
調節內分泌
瑜伽練習對人體內分泌有重要調節作用,由于皮質醇具有促進身體抗壓力或焦慮反應的功能,在進行瑜伽練習時,皮質醇分泌量上升,促使腎上腺素分泌下降,可避免機體過度覺醒以及過度情緒反應,從而間接使患者心理情緒狀態更加放松穩定,改變浮躁、沖動的心態。瑜伽特別的呼吸法還具有穩定自主神經的效果,有助于轉移患者疼痛感,穩定情緒,舒緩情緒,從而改善痛經等癥狀。
舒緩肌肉緊張
嚴重痛經的女性說明其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除常規醫院治療,瑜伽中的冥想功能幫助患者解除潛意識里的焦慮不安之情,放松大腦、釋放壓力,消除緊張、憂慮造成的經期失眠、頭痛等亞健康狀態。
5、多吃紅糖
很多女性在經期喜歡喝紅糖姜水,對抗痛經的一個有效食物即紅糖,因其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有效緩解女性經期疼痛癥狀,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
紅糖可以使女性身體溫暖并增加能量,達到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的作用,且使月經較為順暢的排出。如女性經期疼痛癥狀明顯,或在經后感覺精神狀態較差且起色不好,可在每日中餐前喝一杯濃度約20%的紅糖水以調節機體;如各種不適癥狀較為嚴重時,女性可在晚餐前再加飲一杯,持續一個星期即可有效改善病癥。
另外,紅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纖維素等物質,可以有效保護和恢復機體表皮、真皮層的纖維結構和鎖水能力,強化機體皮膚組織的結構以及皮膚彈性,補充皮膚營養,促進細胞再生,延緩機體衰老。
除了單純沖紅糖水以外,女性還可自己制作簡單的山楂紅糖飲,先將50克生山楂肉洗凈后加入水煎煮并去除渣滓,與40克紅糖一同沖泡熱飲,經期疼痛較重患者可每日可多次服用,不僅能夠緩解病癥,還可調節月經周期,糾正經期紊亂等癥。
6、中醫穴位按摩理療
太沖
位置: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凹陷點處。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的指腹揉捻左太沖1分鐘。
功效:“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對女性月經不調也很有效,此穴按摩可舒緩女性因肝郁氣滯引起的痛經,從而達到柔肝止痛的功效。
血海
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方法:手指指腹輕輕揉按血海,力度適中,以有酸脹感為宜,左右來回交替按摩。
功效:血海也是管理女性月經的重要穴位,適當按摩或艾灸可舒緩小腹部冷痛、墜脹等不適。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方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點揉足三里穴,以酸脹為度。宮寒痛經可用艾條懸灸。
功效:補益氣血、暖宮調經止痛,特別適合氣血不足的體弱女性。
三陰交
位置:該穴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方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點揉穴位,以酸脹為度。
功效:三陰交也稱“婦科三陰交”,對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或過少,經前綜合征和更年期綜合征等有較好療效。
(責任編輯:姚曉珠 )
文章關鍵詞:
生活中不少女性會出現痛經的問題,痛經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影響經血正常排出,痛經可能是身體受寒引起的,女性要注意腰腹部保暖,可以通過熱……詳細>>
痛經是很多女生都煩惱的事,痛經的女生都會很害怕那么幾天。所以,一定要學會從平時的生活習慣做起。那么,痛經該如何緩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詳細>>
在生活中,幾乎每個女性都有過痛經的經歷,引起痛經的原因有很多,只有了解了哪些原因會導致痛經以及哪些女性容易患痛經,這樣我們才能有效避免痛……詳細>>
據統計,門診痛經病人日趨增多,占門診量的20%左右,而引起痛經的原因較多,盆腔感染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盆腔感染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