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習慣性流產是怎么檢查出來的?女性朋友一旦患上了習慣性流產,往往會有性命攸關的危險,同時女性的母親權利也將備受打擊,因此對習慣性流產務必要及時檢查醫治,切莫錯失最佳治療時間,那么,習慣性流產是怎么檢查出來的呢?
習慣性流產是怎么檢查出來的?
1、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注意有否代謝性疾病的體征,高雄激素血癥的表現,有多毛癥及其乳房泌乳等。流產檢查還有盆腔檢查子宮和附件情況,確定有否先天畸形,并檢查宮頸有否損傷、感染等。
2、習慣性流產病史:流產檢查首先要進行詳細詢問夫婦雙方的病史,除年齡、月經史、既往史、家族史外,還要記錄吸煙喝酒情況及毒物和射線等接觸史。按時間順序描述既往妊娠情況,包括流產發生的時間(即妊娠周期),流產胚胎有否畸形,是否做過核型分析等。
習慣性流產具體的檢查方法
一般性診斷
包括病史詢問(內、外、產科史、代謝病史、感染中,宮內有無異物存放,有無藥物中毒,接受放射線治療等),體檢及盆腔檢查時應注意子宮大小、位置,附件情況,基礎體溫測定,宮內膜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必要時作宮腔鏡和腹腔鏡檢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沉、血型及精液常規等。
特殊檢查
1 、對疑有遺傳性疾病者,夫婦雙方均應做染色體核型檢查,或進一步做夫婦的家系遺傳學調查和系譜繪制。
2 、激素測定,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定量檢測。
3 、尿、宮頸粘液培養,了解有無微生物感染。
4 、對于流產后妊娠物的病理解剖及細胞遺傳學的研究。
5 、懷疑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要檢測 APA 。
經以上全面檢查,逐一排除常見原因而病因仍不明者,應疑為免疫性習慣性流產,需做免疫學檢查。
免疫學檢查
1 、首先應用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反應 (MLR) 及淋巴細胞毒性抗體測定,鑒別原發性與繼發性流產。
2 、抗精子抗體的測定。
3 、血型及抗血型抗體測定。
提醒:染色體檢查注意事項
染色體平衡易位
醫生把人的23對染色體分成1-22號和XX或XY。在細胞遺傳學檢查中把不同大小、形態、結構和功能之間的染色體易位稱為平衡易位。平衡易位的一般患者本人不發生畸形和智力低下,但攜帶者既可生育正常兒,亦可生育平衡易位攜帶者、畸胎兒或死胎,其幾率各占1/4,而且是隨機的,后兩種情況往往會導致流產。
須引起重視的是,這類流產至少一半是由丈夫引起的。因為胎兒的染色體一半來自母親,另一半來自父親。所以妻子流產,丈夫也必須去做染色體檢查。這類流產一般不提倡保胎。待懷孕16-20周時,孕婦做羊水染色體檢查,若發現胎兒異常就必須引產,否則,會生育智力低下的畸形兒。
染色體同源易位
簡單地說,同源易位就是兩條同號的染色體之間的易位。這種易位使受精后所形成的胚胎100%是異常胎兒。因為多一條染色體的胎兒能生下來的全是嚴重癡呆畸形兒:少一條染色體的胎兒,除X單體外,全是死胎,因此,染色體同源易位患者惟一的選擇不生育,以免痛苦終身。
染色體正常
對于染色體檢查正常者尚需進一步做有關檢查。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夫妻雙方染色體正常,但胎兒也有發生染色體異常的可能,因為很多染色體異常是由于早期胚胎突變引起的。所以孕婦在未做羊水染色體檢查之前,不要盲目保胎,以免生育劣質兒。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連續自然流產達到3次或3次以上稱為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有哪些因素造成呢,具體有以下幾個:詳細>>
對于想當媽媽的女性們來說最害怕的應該就是怕遇到習慣性流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女性都會擔心以后是否還能生育。下面我們看看,習慣性流產患……詳細>>
習慣性流產是指女性在多次妊娠的過程中均出現流產的情況,可能沒有特殊的誘發原因。女性出現習慣性流產與多種病理因素相關,主要包括一些生殖系統……詳細>>
早期習慣性流產多與黃體功能不全有關系,黃體功能不全(簡稱LPD)是指黃體分泌孕酮不足,或黃體過早衰退,以致子宮內膜分泌不良,從而導致孕卵……詳細>>
習慣性流產指的是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出現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多跟黃體功能不全、先天性子宮畸形、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中醫稱習慣性流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