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香港著名歌影星梅艷芳,從公開承認自己患宮頸癌到去世,奪走她生命的癌癥只給了她4個多月的時間,最終離開人世。宮頸癌在我國是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癌癥,誘發宮頸癌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宮頸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些習慣容易導致宮頸癌
關于宮頸癌(即子宮頸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認為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后可轉變為致癌物質。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誘因。
( 1)與性生活、婚姻的關系
性生活過早(指18歲前即有性生活)的婦女,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后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婦女性生活開始早且患有梅毒、淋病等性傳播性疾病,則宮頸癌發病就緒較正常婦女高6倍,現已證實若婦女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系,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較多,處女則很少患宮頸癌。
未婚及未產婦女患宮頸癌的機會極少,多次結婚宮頸癌的發病率也較高。多次分娩且圍產期保持及分娩過程不好,也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但多次分娩不致于增加宮頸癌的發生。
(2)與配偶的關系
有人認為丈夫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其妻發生宮頸癌的相對危險度較大。患有陰莖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宮頸癌,以及男子有個性對象,其妻子患宮頸癌的機會增多。
(3)病毒或真菌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但究竟以哪一種病毒為主誘發或在哪幾種病毒協同下易發生宮頸癌等問題都尚未解決。
(4)社會經濟地位及吸煙
宮頸癌多發生在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婦女。吸煙的婦女患宮頸癌的機會比不吸煙者增加2倍。此外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影響宮頸癌的發病率,婦女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防治宮頸癌?
宮頸癌是由宮頸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由被覆上皮發生的主要是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由腺上皮發生的是腺癌。宮頸癌中 95 %的都是鱗癌,且幾乎都發生在已婚多產的婦女。宮頸癌中 5 %為腺癌,未婚女性中發生宮頸癌者常為腺癌。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半數以上,其死亡率為婦女惡性腫瘤的首位。
宮頸癌的發病年齡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宮頸原位癌為 35-55 歲,浸潤癌為 40-70 歲。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的發病年齡較大,且有后延的趨勢。 20 歲以前發病的較少。農村多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宮頸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數十年來的研究與調查認為,宮頸癌的發病與早婚、早育、多產、密產、多次結婚、性生活過早或頻亂、丈夫包皮過長、雌激素分泌紊亂或代謝異常、某些病毒如單純皰疹 2 型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等感染、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及某些性傳播疾病有關。
除此之外,還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有關。
宮頸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治愈率是比較高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宮頸癌均有可以覺察的征兆。尤其是不少原位癌病例,都是在普查中被發現的。但也有一些病例有下列早期表現,應特別注意。
(1) 接觸性出血:它可能是唯一的早期征兆。指的是在性交、婦科檢查及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有很少量的陰道流血。由于這種癥狀也可見于宮頸糜爛及宮頸息肉,因而易被忽略。
(2) 絕經后陰道不規則流血:見于已絕經婦女,流血時不伴有任何痛苦感,因而不易引起病人注意。
(3) 陰道分泌物增多:俗稱白帶增多。可發生于接觸性出血征兆之前或之后,以往常強調宮頸癌病人的白帶色如草屋的屋漏水,并有強烈的腥臭,但實際上那種白帶已是晚期宮頸癌的征兆。而早期宮頸癌的白帶一般不伴有這些特點。
宮頸癌的檢查方法包括什么?
包括全身檢查和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時可發現宮頸癌部位較硬,易出血,并應注意有無陰道轉移,應特別強調作三合診(腹部觸診、陰道和肛門內診),了解子宮后方及宮旁有無癌轉移,藉以確定病變范圍,進行臨床分期。
Ⅰb期及Ⅱ期以后的宮頸癌癥狀明顯,通過婦科檢查及宮頸活檢即作出診斷。
0期和Ⅰa期癥狀及體征常不明顯,易漏診。
0期和Ⅰa期的預后遠較Ⅰb期以后者為佳,應重視其早期診斷。
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方法:
細胞學檢查
凡遇可疑病例,如宮頸接觸性出血或糜爛較重、久治不愈者,應作宮頸刮片查瘤細胞。如發現癌細胞或核異質細胞應進一步行宮頸活檢。宮頸癌普查時,多采用此法進行篩選宮頸活檢。
碘試驗
在未染色區取材,可提高準確性,取材時應包括宮頸鱗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點作四點活檢,以防漏診。
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可將宮頸放大16~40倍,可更仔細地觀察宮頸上皮的改變,并可看到鱗柱上皮交界處。在陰道鏡指導下作活檢,可提高準確性。看不到鱗柱上皮交界處時,應作宮頸管搔刮,將刮出物送病檢。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癌是我國女性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宮頸癌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及早發現宮頸癌對于其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如何及早發現宮頸癌呢……詳細>>
宮頸癌是我國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的年齡范圍為12~86歲。根據國際抗癌聯盟統計,各國宮頸癌發病率于40歲以后顯著增加,55~65歲發……詳細>>
研究證實,早期宮頸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而晚期宮頸癌的治愈率則很低。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提高宮頸癌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那么,……詳細>>
導讀:對于宮頸癌早期表現,很多人多忽略了。對于早期的發現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宮頸癌從癌前病變經過原位癌發展到浸潤癌需要經歷一個相對漫長的時……詳細>>
香港著名歌影星梅艷芳,從公開承認自己患宮頸癌到去世,奪走她生命的癌癥只給了她4個多月的時間,最終離開人世。宮頸癌在我國是僅次于乳腺癌的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