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也是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得當,很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那么,子宮內膜癌高發人群是什么人呢?早期子宮內膜癌的癥狀表現?
年輕女性成子宮內膜癌高危人群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女性過去都在40歲以上,現在普遍年輕化。一般來說,不排卵的女性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再者就是多囊卵巢的病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沒有生育、不生育的人群也屬于易患人群。除此之外,超過55歲沒絕經的女性也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人群,絕經時間越晚,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越大。那么,絕經年齡超過多少歲算合適呢?“女性絕經年齡最晚不要超過55歲,現代人基本上都在55歲以前絕經,50歲左右絕經最合適,但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果55歲以后仍不絕經,月經又不好,就要定期去做B超檢查內膜了。”
由于子宮內膜癌也是一種會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的疾病,因此,女性朋友在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排液、白帶特別多等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如果不幸確診,也不必過于擔心,及時選擇恰當療法進行治療,抑制病情進展,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還是不成問題的。
出現這些癥狀,年輕女性要警惕子宮內膜癌
1、腹痛
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一般無腹痛,個別子宮內膜癌病人有下腹部酸脹不適感。子宮內膜癌晚期時由于腫瘤在盆腔內侵犯和壓迫神經會引起明顯的腹痛。宮腔內繼發感染積膿時會出現痙攣性腹痛。
2、體征變化
醫生表示,早期患者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只是絕經后子宮不萎縮。當癌腫進一步發展,子宮可增大,質稍軟,偶爾在晚期患者可見癌組織從子宮頸外口流出,白色質脆伴出血。如合并宮腔積液,有子宮增大明顯、軟或張力大之感。
3、陰道不規則流血
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早期主要癥狀,常常表現為絕經后又有陰道出血,血量多少不定,時間長短啊不一。絕經前患者可表現為周期不規則,量多,經期延長。
4、陰部分泌物增多
陰道分泌物即白帶增多是子宮內膜癌的又一癥狀,有時也可以是子宮內膜癌首先出現的癥狀。開始為水樣,以后為膿性,或為膿血性。
提醒:日常防子宮內膜癌多做家務
做家務是一件令人厭煩的瑣事,但美國和中國研究人員最近指出,做家務卻能減少患子宮癌的危險。成年人運動能將子宮內膜癌的患病危險降低20%,該研究再次證明,多運動能夠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專家研究發現,步行和做家務能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降低40%。
研究人員對974名年齡介于30歲至69歲的上海女性進行了調查,然后與其他相似年齡層的女性進行比較。研究人員詢問了這些婦女現在以及青少年時期的運動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每天步行60分鐘以上或做家務4次以上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要低30%。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女性過去都在40歲以上,現在普遍年輕化。一般來說,不排卵的女性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再者就是多囊卵巢的病人,肥胖、高血……詳細>>
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是最易發生在女性子宮部位的癌癥。裴毅說,接種疫苗、定期做婦科檢查是防治宮頸癌的有效方法。詳細>>
在中國癌癥年報上,原來婦科發病排在首位的都是宮頸癌,現在有部分地區,尤其是發達地區,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升高,已經超過宮頸癌,而且內膜癌的發……詳細>>
一項對9個國家的21萬余名婦女的調查研究發現,每天勤做家事,有助婦女大幅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勞動之余又可防癌,可說是一舉兩得。詳細>>
子宮內膜癌好發于更年期前后的婦女,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曾生育者以及長期不排卵者皆是高危險族群,與有無性經驗,并無關聯。一般做子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