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乳腺增生癥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乳腺增生癥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于25~45歲的女性。
乳腺增生的多發群體有哪些
乳腺增生癥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形成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以乳腺泡導管的上皮細胞和結締組織增生為基本病理變化,屬于病理性的增生,它是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一類病。大約50%的育齡婦女都有小葉增生,多發于30-50歲女性,發病高峰為35-40歲。真正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可能與體內激素水平不均衡或乳腺組織對性激素的敏感性較強有關。2010年左右,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及精神因素有關。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易發人群
有人把乳腺增生稱為婦女的“現代病”,是中年婦女最常見的乳腺疾病,30歲—50歲最高峰,青春期及絕經后則少見。那么,為什么乳腺增生易在30歲—50歲這個年齡段發生呢?其原因如下:
1、乳房的癥狀同步于乳腺組織變化,即隨月經周期(卵巢功能)的變化而變化。也即隨體內雌、孕激素水平的周期變化,發生周而復始的增生與復舊。乳腺增生癥的主要組織學變化就是乳腺本質的增生過度和復原不全。這種現象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的結果。
2、病人多系性激素分泌旺盛期,該病在青春前期少見,絕經后下降,與卵巢功能的興衰一致。
3、從乳腺病變在乳房上不規律的表現,也說明是受內分泌影響引起。從臨床上看,多數乳腺增生癥病人發生在未哺乳側,或不哺乳側癥狀偏重。而未婚未育病人的乳腺增生癥(尤其是乳痛癥),在懷孕、分娩、哺乳后,病癥多可緩解或自愈。
乳腺增生五個早期癥狀
1、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主要是指乳房經常感覺到刺痛或者脹痛。乳房的這種疼痛與月經周期有著明顯的聯系。往往在月經的前幾天,這種疼痛感會出現或者加重,但是月經過后,疼痛會明顯消失。
除此之外,女性情緒的波動也會造成乳房疼痛。乳腺增生而造成的乳房疼痛往往一側乳房疼痛感較為強烈,甚至不可觸碰,有向腋窩和兩側延伸的趨勢,影響了女性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當然,也有的乳腺增生表現為乳頭癢或疼痛。
2、乳房腫塊
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月經之前腫塊會比較硬并且慢慢長大,但是月經之后腫塊就會慢慢變小變軟。
腫塊可出現在一側或者兩側的乳房內,表現為數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狀不定的腫塊。形狀有片狀、顆粒狀、結節狀等各種各樣,片狀的腫塊比較常見。腫塊往往沒有明顯的邊界,常有觸痛,還會經常活動。
3、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也是乳腺增生患者早期會出現的癥狀,少數患者擠壓乳頭就會發現有乳液溢出,乳液一般呈現血性、乳白色溢體,或者草黃色、棕色溢液,患者比較容易察覺。
4、月經不調
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月經周期較不規律,流量少,顏色比較淡,部分還會伴有痛經。
5、情緒改變
乳腺增生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心情容易煩悶、容易動怒。而一旦有神經緊張和疲勞等負面情緒時,乳腺增生病情將會加重。
(責任編輯:黃英 )
文章關鍵詞:
近年來乳腺增生患者數量飆升,發病率甚至已成乳房疾病之首,患者也逐漸低齡化。乳腺增生既不屬于炎癥也不屬于腫瘤,它是女性乳腺正常結構紊亂而形……詳細>>
乳腺增生癥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詳細>>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為常見的良性疾病,是乳腺組織在乳房發育過程中發生增生形成的乳腺實質。本病好發于中年婦女,也可發生于絕經后的婦女和青少年。……詳細>>
很多婦女對于乳腺增生這一疾病并不熟悉,只覺得剛開始發病只覺得乳部周期性的疼痛,而且經常會不經意地忽視。但忽視這些細微的變化而不顧,只會導……詳細>>
乳腺增生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女性朋友們最好要了解乳腺增生的癥狀,這樣才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女性內分泌紊亂而造成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