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炎是常見的育齡女性疾病,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宮頸處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息肉、裂傷等。了解宮頸炎的發病因素對于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宮頸炎是有益的。專家表示,人為因素、病原體因素、機械性刺激是誘發宮頸炎的三大原因。
1、人為因素:這是常見的導致出現宮頸炎的病因之一,由于醫務人員不慎,產道內遺留紗布、棉球或其他異物,時間過長很容易誘發感染引起急性宮頸炎。一些宮頸手術時,擴張宮頸的損傷或穿孔,以及診斷性刮子宮時宮頸或宮體的損傷,也為急性宮頸炎的病因。
2、病原體因素: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體、綠膿桿菌等引起的化膿性炎癥,病毒、滴蟲等都可引起急性宮頸炎。
3、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分娩或流產引起的宮頸裂傷繼發感染是急性宮頸炎的病因;性生活過于頻繁也會增加急性宮頸炎的感染機會。
保護宮頸筑好五道防火墻
1、避免性生活混亂
不少國家報道性齡早及性生活紊亂是宮頸癌發病的直接高危因素,性齡早是指18歲前就有性生活,比25歲以上有性生活者患病率高出13.3倍,而性生活紊亂是指有多個性伴侶者。據調查,婦女結過婚2次以上者或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系,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也較多。大量研究表明,性傳播性疾病(即性病)與宮頸炎尤其是宮頸癌有密切關系,多個性往復侶與宮頸癌前期病變及宮頸癌有明顯的關系,春中人乳頭狀瘤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2、注意經期及性生活的衛生
平時要節制性生活,不要過于頻繁,年輕婦女每周2次為宜。經期禁止同房,人流術后、產后、宮腔手術后不宜過早同房,一般宮腔手術后1個月后方可同房,而產后需3個月。每次同房前后,無論男女都要養成清洗外生殖器的習慣,同時力戒粗暴的性交行為。
積極防治發生宮頸炎的各種感染,對憶發生各種細菌、病毒、滴蟲、真菌及性傳播感染者應有針對性地給予抗滴蟲、抗真菌及搞病毒的藥物,防止向宮頸癌前期病變發展。
3、晚婚晚育
宮頸炎及宮項癌多發生于已婚婦女,發生于未婚者極少,說明它與性生活關系密切,根據普查資料,結婚年齡<20歲者,宮頸癌的患病率為158.78/10萬;>26歲者為22.45/10萬,兩者相差7倍。而第1次性生活的具齡較第1次結婚年齡更為重要,初次性交年齡在18歲以下者,宮頸癌的發病率比18歲以上者高4倍,推遲性生活的年齡可降低相對危險度。
4、婦科普查
防癌普查是國內外公認的預防宮頸癌的主要措施,通過普查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
有宮頸炎者更要加強定期隨訪,進行常規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發現宮頸息肉要盡快摘除,中、重度宮頸糜爛要及早治療,防止發展為宮頸癌。一旦發現性交后出血,應及早就醫,尤其是絕經后婦女,不要因性交后出血而羞于啟齒,遲遲不去就診,貽誤病情。
5、計劃生育
宮頸癌在多產婦婦發病率高,由于多次人工流產或妊娠分娩,對子宮頸的刺激或損傷,致使宮頸上皮發生異常增生,進而可發展為癌。未婚婦女、婚后不注意避孕者多次人工流產還是增加了宮頸炎的機會。故需要認真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多次分娩或人工流產對宮頸的損傷。
慢性宮頸炎護理要點
(1)保持外陰清潔,常換內褲,內褲宜柔軟,選用純棉或絲織品。
(2)在創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間 (手術后4周—8周) 應避免盆浴、性交及陰道沖洗等。
(3)在手術后1個月。2個月內,于月經干凈后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了解創面愈合情況。
(4)慢性子宮頸炎病程長, 應樹立信心,并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炎這種婦科疾病,外在表現極多。比如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而宮頸炎本身又分為急性和慢性,這兩種宮頸炎之間的表現癥狀也是不相同的,那么,……詳細>>
宮頸炎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宮頸炎常與急性子宮內膜炎或急性陰道炎同時存在,但以慢性宮頸炎多見。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詳細>>
我國育齡女性約為1.5~2億,其中約3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已婚女性發病率更高達50%。許多女性習慣上藥店買藥進行自我治療,……詳細>>
近年來,宮頸炎的發病率在不斷升高。所以宮頸炎的病因也開始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焦點。想要更好地預防宮頸炎,了解宮頸炎的病因就至關重要。詳細>>
宮頸炎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炎癥,有女性咨詢,宮頸炎多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我院婦科專家介紹說,宮頸炎可分為急性宮頸炎和慢性宮頸炎,如果急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