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年齡為58~61歲。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肥胖已成為一種“流行病”,故與之相關的子宮內膜癌在未來數十年將繼續升高。因此,女性朋友們,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應引起警惕。
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肥胖、不育、晚育、絕經延遲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見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為肥胖女性,一般是體重超過標準15%以上發病危險增3倍。有相關文獻報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國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宮內膜癌發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外,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陰道不規則出血史,10%在絕經后陰道有出血。因此,建議所有絕經后陰道有不規則出血的女性,應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B超等,以盡早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年輕女性如患子宮內膜癌多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或月經淋漓不盡,需要和月經紊亂進行鑒別。
無痛刮診早期診斷子宮內膜癌
絕經后出血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癥狀。到底是良性病變還是子宮內膜癌,還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在臨床上,對于絕經后出血的患者,一般推薦做B超和刮診的檢查。B超主要是看子宮內膜的厚度,如果厚度增加且回聲異常,說明內膜有過度增生的可能,而內膜的厚度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此時,還應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是簡單的增生還是復雜的增生,后者常常被認為是“癌前病變”,需要切除子宮。
目前,對于子宮內膜癌診斷最可靠的方法是做刮診。醫生指出,在B超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增生時,如果子宮內膜的厚度<5mm,則可以暫時不做診斷性刮宮,而進行密切隨訪,3-6個月B超檢查一次;如果宮內膜的厚度超過了5mm,則應該及時進行診斷性刮宮,以明確診斷。
子宮內膜癌是吃出來的?
針對與生活關系最密切的三種癌癥,山西省腫瘤醫院特診老年病科主任裴毅提出了如下建議:
遠離燙食快餐,防食管癌。我國食管癌高發區居民有食用酸菜的習慣,酸菜中含有的亞硝胺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避免長期吃燙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則會引起食管黏膜增生間變,導致癌癥。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每天一杯葡萄酒可降低56%的食管癌風險。
戒煙戒酒防口腔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40%以上的口腔癌與酒精有關。還要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及時拔除牙齒殘根、殘冠,避免刺激口腔咽喉。
飲綠茶可防子宮內膜癌,正常性生活可遠離宮頸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是最易發生在女性子宮部位的癌癥。裴毅說,接種疫苗、定期做婦科檢查是防治宮頸癌的有效方法。此外,美國科學家認為,少用電熱毯、每天喝次綠茶、多做家務等都有助于預防子宮內膜癌。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年齡為58~61歲。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肥胖已成為一種“……詳細>>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年齡為58~61歲。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肥胖已成為一種“……詳細>>
癌癥在許多人眼里就是“死神”的代表,因而才沒有了沒有被癌癥病死,而被自己嚇死的說法。其實,如果及時確診,及時治療,許多癌癥也是可以治愈的……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與雌激素過多或持續刺激有關。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檢查、病理檢查及輔助檢查。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腫瘤20%~30%,雌激素與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根據臨床和預后,將子宮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