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如果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以試用食療方法,手術后的食療方法一般以米粥和高湯為主。患者應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體質,同時補充人體必須的有機營養物質。子宮內膜癌該如何治療?專家表示,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原則應依據患者的年齡、子宮的大小、癌瘤侵犯范圍、細胞分化程度、全身健康狀況而定。
子宮內膜癌早期癥狀有哪些?
1、癥狀 極早期無明顯癥狀,以后出現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疼痛等。
(1)陰道流血:主要表現為絕經后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絕經者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2)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因陰道排液異常就診者約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積膿,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現貧血、消瘦及惡病質等相應癥狀。
2、體征 早期子宮內膜癌婦科檢查可無異常發現。晚期可有子宮明顯增大,合并宮腔積膿時可有明顯觸痛,宮頸管內偶有癌組織脫出,觸之易出血。癌灶浸潤周圍組織時,子宮固定或在宮旁捫及不規則結節狀物。
根據以上癥狀,再進行輔助檢查,是否為子宮內膜癌多可確診。因此婦女應隨時注意自己月經的變化,注意陰道分泌物的性狀;一旦出現癥狀,及早到醫院檢查。
子宮內膜癌該如何治療?
一、手術治療
首選方法。I期患者做筋膜外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II期應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
1、手術能夠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已經發生轉移的病灶,包括緊密相鄰的卵巢、輸卵管,以及周圍的淋巴結等。通過手術,可以直接根除腫瘤達到治愈目的,或縮小腫瘤體積,以利于患者的預后。
2、手術可以對疾病進行正確診斷和分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雖然絕大多數都作過分段診刮術,但是診刮標本與子宮切除后的標本相比,病理類型和分化程度的誤差率高達20%,而這些指標,與術后的進一步治療和預后直接相關。因此,準確的臨床分期,是選擇適宜治療的保障,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治療的過度或不足。
二、手術及放射綜合治療
I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肌肉層有癌浸潤,淋巴結有轉移,術后加用體外照射。
三、放射治療
年老體弱及有嚴重內科合并癥不宜手術者,以及III期以上不能手術者,可放射治療。
四、激素治療
年輕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晚期癌不能手術或癌復發患者,可采用力劑量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治療。
1、孕激素:①甲羥孕酮(MPA):口服,100mg/d,肌內注射,每天1次,每次400mg,7日后每周3次,顯效后每月1000mg長期維持。②甲地孕酮(MA):口服,每天80-160mg。③氯地孕酮:幾服,每天20-40mg。④已酸孕酮:肌內注射,每天500mg,1個月后改為每天250mg。
2、抗雌激素藥物治療:他莫昔芬為非甾體類雌激素受體競爭劑,有抗雌激素作用,低濃度時也可刺激腫瘤內生長,使PR水平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療。口服每天20mg,數周后可增加劑量,或先用2-3周后用孕激素,可提高孕激素治療效果。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的常見病,多會導致女性腹痛,甚至會危及到女性的生命,其病因至今未有明確論述,不少朋友詢問“怎么就得了子宮內膜癌”的問題,……詳細>>
癌癥在許多人眼里就是“死神”的代表,因而才沒有了沒有被癌癥病死,而被自己嚇死的說法。其實,如果及時確診,及時治療,許多癌癥也是可以治愈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