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月經存在于女性一生中最好的幾個時段,幾乎貫穿女性的一生,因此護好月經顯得分外重要。護理月經也有黃金時段。女性要護理自己的月經可以選擇在青春期,育齡期還有更年期格外留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護理過程中,痛經是女性常見的月經疾病,那么,痛經是否應該忍忍就過?痛經又應該怎么辦?
月經護理三個黃金時段
青春期 護好月經最佳時
月經是伴隨女性40多年的“朋友”,女孩子在月經初潮階段就應該養成一些好習慣,“善待”月經,在今后的歲月里,月經也會“善待”你。專家表示,少女月經初潮時期,隨著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水平的升高,身體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如乳房發育、體內脂肪增多、身體逐漸豐滿,呈現明顯的第二性征等。此時,是女性護好月經的最佳時期。
目前從臨床上來看,十幾歲少女發生痛經的現象十分普遍,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種情況多屬于原發性痛經。一般在出現月經或此前幾小時開始疼痛,持續時間不超過48—72小時;疼痛性質屬痙攣性;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例如學習壓力太大、過于勞累、情緒波動等。
很多女孩子遇到痛經,都是迫不得已了才會上醫院,“忍”、“拖”是常態。專家提醒,只要出現以下信號,就必須馬上去醫院治療:痛得無法忍受,明顯干擾正常生活作息;服用止痛藥仍無法止痛;突發劇痛并伴隨其他異常現象(如出血量過多或不止、有大量血塊等)。
在青春期及時干預和治療痛經,可以避免更嚴重和復雜的婦科病出現,因此痛經千萬不要一味忍耐,要及時就診。
此外,專家建議青春期少女還應做到以下四點:一、注意會陰部衛生。養成睡前用溫水清洗外陰的習慣。二、文胸不能太緊,也不能不戴。應挑選透氣的純棉文胸。三、不宜濃妝艷抹。厚厚的脂粉會引發皮膚問題。四、少穿高跟鞋。寬高跟和細高跟對少女膝關節造成的壓力幾乎相同。
育齡期 關注避孕和乳腺
育齡期就像開花結果的收獲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成熟,周期性排卵的時期。一般自18歲左右開始逐漸成熟,持續約30年。這個階段女性的生殖系統處在工作期,需要注意兩個細節:避孕和乳腺疾病。
女性在一生中約有30年左右的時間需要避孕,育齡女性都需要制訂一套長期、安全的避孕計劃。
在眼下眾多的避孕方式中,最常用和安全的是定期服用避孕藥,初次服用的女性可嘗試選擇最低劑量的藥物,以減輕惡心、水腫等不適癥狀的發生。但如果女性本身患有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疾病,就不推薦服用了,可以采用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方式避孕。
需要提醒的是,處在育齡期的女性不要過多求助于緊急避孕藥或體外射精等“危險”避孕方式,這兩種避孕方法避孕失敗率較高。而且緊急避孕藥還容易對下次月經周期產生影響。
一般來說,女性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就越高。這個階段,女性一定要像“關心魚尾紋一般關注自己的乳腺”。
第一, 應積極參加科學的乳腺癌普查,做到早期發現。第二,要避免發胖超重,發胖年齡越早,患乳腺癌的風險越大。第三,經常注意腰圍及臀圍,兩者之比應控制在0.87以下。第四,慎用化妝品,如豐乳膏、祛皺霜等,不穿緊身內衣。第五,女性不要一味推遲生育,最好不要超過35歲。▲
更年期 體檢重點查3項
女人的一生大約要排出400—500多個卵子,從月經初潮到完全停經,通常會持續40多年的時間。更年期一般出現在45—52歲。忙碌了大半生的身體,此時很容易出現“怠工”或“停工”。
這個階段,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生殖器官開始向衰退過渡,最突出的表現為月經不能按時來潮,經血量漸少,最后絕經。同時伴有潮熱、心悸、精神異常、腰酸背痛等癥狀。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年輕時,除生殖系統顯著變化外,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骨骼系統等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所以,更年期女性應重視定期體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腫瘤。絕大多數宮頸癌都是在45歲時發生。最好每1年做一次婦科檢查,重點是宮頸涂片檢測,了解有無異常;如果腹部出現異常包塊和陰道出現不規則出血的女性,要及時就診,必要時可做診斷性刮宮。
二、心腦血管疾病。50歲左右的女性,隨著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每1年做一次心電圖檢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況、心律失常等;隨著年齡逐漸增加,還可選擇做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來檢查血管是否發生病變。
三、骨質疏松。女性絕經后每1—2年檢查一次。絕經后的女性會丟失10%的骨量,這主要是由于雌激素下降,導致鈣無法吸收。可補充鈣片或選擇含鈣豐富的食物。▲(本專題文章由本報記者田野采訪整理)
痛經是否應該忍忍就過?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藥的時候,就屬于病理狀態了。痛經常伴有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癥狀。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
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多數是疾病造成的,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引起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多為精神緊張、感覺過敏、體質較弱,提高體質后能緩解癥狀;而由于子宮位置不良、宮頸口狹小造成經血潴留造成痛經或從月經初潮時便痛經的女性,在結婚后或生育后癥狀都有可能減輕。
女孩子的痛經一般是不要緊的,除非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時,需要適當用點止痛藥。可對于那些疼痛程度越來越重,疼痛時間越來越長的痛經患者,及時就診才是正確選擇,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女性重度痛經的罪魁禍首,疼痛時間從一、兩天到持續整個經期,還有的嚴重病人在非月經期也會有癥狀,并且會有不同程度的性交痛,導致她們害怕及回避性交。內異癥一旦患上后,就難以根治。患病后,大多數病人卵巢內產生黑色糊狀觸痛性的“巧克力囊腫”。隨病情發展,部分人的囊腫發生破裂,產生嚴重的疼痛,并導致子宮周圍粘連,影響生育。
如果痛經患者結婚生子,在妊娠之后異位的子宮膜就會萎縮,使病情減輕。及早進行治療,將不會影響女性生育。但是,由于有部分內膜異位癥為內在性,即子宮肌腺癥,繼發性進行性痛經是其特征表現,伴有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子宮肌腺癥的痛經比較明顯,且會不斷加重,部分女性經過藥物治療仍不能解決痛經問題,最后不得不切除子宮。
因此,建議年輕女性應對痛經予以足夠重視,不要忍忍就過。對于較嚴重且頑固的持續痛經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后,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要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醫學界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原因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它與經血反流有密切關系。因此,月經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經血沿輸卵管倒流回盆腔。只要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就不會影響生育。
緩解疼痛的八個小竅門
一,經常痛經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3到5天內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以免誘發或加重疼痛。
二,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辣椒、生蔥、生蒜、烈性酒等。
三,月經期間應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禁止使用陰道藥物及坐浴。
四,經期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五,保持大便通暢,適當多吃些香蕉、芹菜、甘薯等促消化的食物,因為便秘也會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
六,消除對月經的緊張、恐懼心理,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
七,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對于月經過少的女性來說,可促進子宮內膜脫落,有利于經期保健。對于痛經的人來說,可減輕心理上的壓力,緩解子宮痙攣的程度,有利于痛經的康復。但必須注意縮短鍛煉的時間,放慢速度,減少運動量,一般以不感到特別勞累為宜。
八,疼痛發作時不要隨便服用止痛藥,如果疼痛嚴重、難以忍受,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請中醫進行辨證調理。另外,喝一些熱的紅糖姜水也會起到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姚銀康 )
痛經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詳細>>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藥……詳細>>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藥……詳細>>
經常痛經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3到5天內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以免誘發或加重疼痛。詳細>>
治痛經妙方1:泡礦物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