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的常見病,多會導致女性腹痛,甚至會危及到女性的生命,其病因至今未有明確論述,不少朋友詢問“怎么就得了子宮內膜癌”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多數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比正常人增加2.8倍。
二、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可為內膜癌發展的一個階段或無此階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視為子宮內膜原位癌。
三、孕產次:宮內膜癌發生于多產、未產、不孕癥者較多。
四、卵巢腫瘤:分泌較高水平雌激素的顆粒細胞癌、卵泡膜細胞瘤等,可致月經不調,絕經后出血及子宮內膜增生和內膜癌。
五、多囊卵巢綜合征:表現為不排卵,而使子宮內膜處于高水平的、持續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調節和周期性的子宮內膜剝脫,而發生增生改變。
子宮內膜癌好發于哪些人?
子宮內膜癌好發于哪些人?子宮內膜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幾年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對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了讓女性朋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治療的,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期,專家表示以下些4點需要女性朋友要警惕:
一、肥胖: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多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同時雌酮合成也增加,而后者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子。因此,如果您的體重連續增加22公斤或超過正常體重的40%(被視為警戒值)時,應當考慮控制體重的問題了。
二、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癌患者中,月經紊亂、量多者是正常婦女的3倍。月經不調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產生孕激素,最終可能引起癌變。
三、高血壓:在對內膜癌患者的調查中發現,約有1/3的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同時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是正常人群的1.5倍。
四、糖尿病:對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出2.8倍。而內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時是糖尿病患者。
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有哪些呢?
1、手術治療:為子宮內膜癌首選的治療方案。手術的目的一是進行手術-病理分期,確定病變的方位及與預后相關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轉移病灶。Ⅰ期患者應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及雙側附件切除術;Ⅱ期應行全子宮或者廣泛子宮切除及雙附件切除術,同時行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術范圍也與卵巢癌相同,應進行腫瘤細胞減滅手術。
2、放療:是治療子宮內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內照射及體外照射兩種。
3、孕激素治療: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其機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細胞并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進入細胞核,延緩DNA和RNA復制,抑制癌細胞生長。常用藥物:口服甲羥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4、抗雌激素制劑治療:適應證與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TAMOXIFEN,TAM)為非甾類抗雌激素藥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常用劑量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體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療,或與孕激素同時應用。
5、化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阿霉素、紫杉醇、環磷酰胺、氟尿嘧啶、絲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6、保留生育功能治療:對于病灶局限在內膜、高分化、孕激素受體陽性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堅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慮不切除子宮和雙附件,采用大劑量孕激素進行治療。但這種治療目前仍處在臨床研究階段,不應作為常規治療手段。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比正常人增加2.8倍。詳細>>
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如果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以試用食療方法,手術后的食療方法一般以米粥和高湯為主。患者應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詳細>>
癌癥在許多人眼里就是“死神”的代表,因而才沒有了沒有被癌癥病死,而被自己嚇死的說法。其實,如果及時確診,及時治療,許多癌癥也是可以治愈的……詳細>>
肥胖已成了一個日臻嚴峻的社會問題,肥胖不僅影響了體型的美感,也成為引發一系列疾病的高危因素。專家表示,保持健康的體重是維持生命質量的關鍵……詳細>>
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如果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以試用食療方法,手術后的食療方法一般以米粥和高湯為主。患者應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