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在年輕女性中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由于缺乏早期篩查意識,我國宮頸癌的發生率是發達國家的6倍。番禺療養院的相關專家表示,由于病因明確,宮頸癌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可以通過早期預防和治療消滅的癌癥,只要定期篩查,宮頸癌是可防可治的。
據資料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50萬例新發宮頸癌患者,每年約有20多萬名女性死于該病。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則屬于常見多發的婦科腫瘤。我國每年新發現的病例為13.15萬例。
以往宮頸癌多發于40至60歲之間的女性,發病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絕經期后逐漸下降。近年來,該病發病人群呈不斷年輕化趨勢,平均發病年齡由10年前的52歲降到現在的45歲,甚至有17至18歲的病患。
一、婚育原因
絕大多數宮頸癌患者為已婚婦女,在未婚女子特別是修女中少見。有人認為精子是宮頸癌發生的誘因之一,精液對宮頸鱗狀上皮具有強烈的促變異作用,特別是青春期女子,官頸上皮處于高度敏感時期,精液的誘因更為危險。另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患宮頸癌的未產婦僅占10%;初產年齡早,宮頸癌發病率高。這可能與婦女在分娩過程中宮頸易發生撕裂和損傷,妊娠期免疫功能低下,使宮頸上皮細胞易受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襲等因素有關。故產次對宮頸癌的發生亦有一定影響。
二、病原體原因
多種病原體與宮頸癌關系密切,尤其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單純疤疹病毒-2(HSV-2)、人巨細胞病毒(HCMV)、沙眼衣原體(CT)及EB病毒(EBV)。
三、宮頸的炎癥和創傷
宮頸糜爛的存在和分娩的創傷可加重生殖道感染,增加患宮頸癌的危險性
宮頸癌防治“三步走”要知道
第一步,采用“新柏氏”新型診斷技術檢測。
婦科疾病越早發現,并進行系統的治療,就能防止病變成癌癥。美國新柏氏TCT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宮頸疾病檢測系統,對宮頸疾病早期惡變、子宮康復狀況的篩查非常精準,使宮頸癌尤其是癌前病變的診斷率顯著提高,大大減少了漏診率。南豐醫院自四月份引進該技術以來,已經不少女性做出了精確的診斷。
第二步,用陰道鏡作具體的病理檢查。
陰道鏡是一種非介入性的內窺鏡,在通過“新柏氏”檢測之后,懷疑有高度病變的就需要采用陰道鏡對可疑的部位取宮頸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就可以知道這些女性目前的宮頸病變發展到哪個階段,然后再根據分析所得進行癌前階段治療,阻斷宮頸癌的演變過程。
第三步,利普刀切除宮頸癌病變的后患。
利普刀是一種高頻電波刀,是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新方法。可以用來完成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納式囊腫、宮頸癌前病變等多種宮頸疾病的特殊治療。與傳統的錐切手術相比,利普刀手術質量高、術后并發癥少,對生育無影響。具有快速、見效快、組織損傷小、傷口清潔、安全性強、不需麻醉、術后即可回家等眾多優越性,而且為患者大大減少了治療費用。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困擾女性的還有宮頸癌等婦科腫瘤。中國每年約有15.5萬女性被確診為宮頸癌。2014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宮頸癌發病率11.4/10萬,……詳細>>
30多歲的白領王某,長期受白帶多的困擾,當作“宮頸糜爛”斷斷續續診治2年后,癥狀反而加重。進行了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結果顯示異……詳細>>
一年大概有上千例的患者被診斷為宮頸癌的癌前病變,約有200多例被診斷為宮頸癌,其中有半數患者診斷時處于早期,能夠手術,還有約半數左右診斷……詳細>>
一直以來網上都有傳言,多數宮頸癌患者,在經期有洗頭的習慣,并表示例假期間洗頭,不是冷不冷的問題,而是這種做法會導致子宮收縮不完全,應該排……詳細>>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對女性朋友的危害是很大的,可能會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