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外陰瘙癢時,可以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陰兩次以上,并于洗后在外陰部涂抹止癢藥物。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和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應每天清洗陰道和外陰部,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可用偏酸性清洗液,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應選用堿性清洗液,以更好控制滴蟲和霉菌的生長。
陰道護理要注意清潔
那么,處于產后、月經、孕期等特殊時期的女性又該如何清洗陰部呢?專家指出,月經期間的女性要勤換衛(wèi)生巾,穿棉質內褲。由于月經期間宮頸口開放,容易上行感染,因此洗澡時應盡量使用淋浴,避免坐浴。
對于孕期女性來說,由于激素作用陰道內分泌物增多,陰部潮濕,容易滋生霉菌等細菌,因此孕期女性要每隔1~2天清洗一次外陰,并且每天都堅持更換內褲,但孕期女性即使患有婦科炎癥也不宜用藥物沖洗陰道,以免導致先兆流產或流產。真的不幸患有婦科炎癥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對癥選用清熱燥濕、止癢殺菌的中藥煎湯坐浴。
分娩后的女性一般陰道會有損傷,加上產后宮口未閉合,因此不宜產后立即洗浴。但產后女性感染婦科炎癥的幾率較高,應格外注意陰部清潔,因此夏季分娩3天后、冬季分娩7天后,可以采用溫水淋浴的方式清潔,忌坐浴。
夏季氣溫高,細菌容易滋生,而且夏季睡眠減少、食欲減退等原因也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各類婦科炎癥也將進入高發(fā)期。因此,女性在夏季應盡量穿寬松、棉質的衣物,保持陰部透氣和干燥。盡量多喝水、多排便,減少尿液變濃后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幾率。用溫水清洗外陰時,要做到專人專盆,避免交叉感染。
護理陰道要抓住幾個時期
陰道的“小氣”是出了名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患上“難言之隱”,真不知該如何“將就”它?實在,小心駛得萬年船,“小氣”陰道就要小心庇護。陰道是月經流出的通道,是孩子娩出的路徑,也是夫妻維系感情的渠道之一。由于陰道的構造非常精巧細致,女性在不同時期都應該非常細心地庇護。
嬰幼期
嬰幼期為了方便,小孩經常穿開襠褲,此時輕易發(fā)生外陰的亞臨床感染,導致小陰唇粘連。母親一旦發(fā)現孩子的小便不成線狀,而是呈點滴狀,此刻應當盡快求醫(yī)。
建議:幼女要保持外陰的清潔,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早日穿封襠褲。
青春期
青春期進進青春期,孩子由幼稚向成人發(fā)展,陰道的長度和寬度增加,黏膜逐漸變厚。一個重要的表現是月經來潮,此時,保持外陰的清潔尤為重要。
建議:青春期劇烈活動要小心,避免童貞膜損傷。保持外陰清潔,逐日應當更換內褲一次,留意更換月經墊,必要時可以在淋浴下洗外陰,為防止逆行感染,不能進行陰道灌洗和沖洗。
生養(yǎng)期
生養(yǎng)期是女性一生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伴隨著妊娠,體內外將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陰道也不例外,分泌物會相應增加。隨著孩子的降臨,陰道也經歷了考驗,會變得松弛。
建議:月經期和產褥期盡量選擇淋浴,由于盆浴可能會引發(fā)尿路感染。陰道是性器官的一部分,是聯系兩性關系的紐帶,性生活時保護好陰道,避免暴力,以免導致陰道穿孔、大出血等不必要的損傷。性生活前后要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盆腔感染。嚴重的盆腔感染會引發(fā)不孕,導致嚴重的后果。另外,應盡對避免在家生孩子,除了風險大以外,會陰撕傷的機率也很高,會影響陰道的完整性。分娩后,尤其是順產,應當仔細檢查陰道,假如有損傷,應當及時修復,免留后患。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盲目地使用藥物洗外陰或沖洗陰道,不但容易將致病菌帶進陰道內,而且,由于外洗液會改變正常的陰道內的pH值,正常陰道內菌群分布相互制約關系遭……詳細>>
經期暫停宮頸上藥,宮頸炎的護理期間禁房事。因為治療宮頸炎后,表面有一層發(fā)炎的痂皮要脫落,新的組織再慢慢地長出來,在組織修復過程中,如果進……詳細>>
很多女性認為陰道越洗越干凈,但是女性外陰的日常護理通常情況下是不要進行陰道內清洗。下面我們看看對于陰道的護理有哪些錯誤方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