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痛經,疼痛的特點是越來越嚴重,一個月比一個月加重,持續痛、撕裂樣痛。那么,中醫如何治療痛經?艾灸可以嗎?
艾灸通常采用辯證的思想治療。痛經多是因為經期,血液的環境變化,導致血流不暢,連帶身體疼痛。臨床上的癥況分為氣滯血瘀型、氣血虛弱等表現。
艾灸治療原則是以調理、滋腎養肝為主。痛經與患者的生活習慣也有很大的關系,在治療的同時,注意少吃寒涼食物及生冷的食物,可以減少復發。
痛經的氣滯血瘀型表現為小腹脹痛、乳房疼痛,肢體發冷,經血顏色暗淡有血塊,血塊流出后,疼痛減輕。用艾灸治療的目的是理氣活血,化解瘀塊和疼痛。濕熱下注型表現為腰骶部脹痛,自覺有低熱起伏或小腹灼熱感白帶較多,經期時,癥狀加劇。艾灸治療的目的是清熱除濕,止痛。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痛經,疼痛的特點是越來越嚴重,一個月比一個月加重,持續痛、撕裂樣痛。那么,中醫如何治療痛經?艾灸可以嗎?詳細>>
肚臍在中醫學中相當于一個穴位,這個穴位是人體中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也稱神闕穴。肚臍聯系著全身經脈,各經氣的循環,交通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詳細>>
肚臍在中醫學中相當于一個穴位,這個穴位是人體中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也稱神闕穴。肚臍聯系著全身經脈,各經氣的循環,交通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