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認為痛經主要由兩大原因引起:一是“不通則痛”,二是“不榮則痛”。前者很好理解,經絡不暢,氣血行不通,所以疼痛;后者卻是因為氣血虛弱,經絡失去營養而疼痛。有朋友問:什么是膜樣痛經?
膜樣痛經的病機是氣血凝滯,不通則痛 ,證屬實證,治當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但膜樣痛經癥并非一般的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藥能夠解決,還得看藥力的作用如何,若藥力不及,就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在少女痛經這一病癥中,膜樣痛經是疼痛程度最嚴重的一種。發作時陣陣腹部疼痛,如刀絞一般無法忍受,直痛得面色發青、冷汗淋漓、手足冰冷。膜性痛經多由于子宮內膜炎或黃體功能活躍而導致子宮內膜模型的形成,主要表現以痛經劇烈、經血中夾有膜片狀瘀塊為特征。
膜樣痛經開始出現多在初潮時期,每次月經來潮的第二天與第三天就出現疼痛,直至膜狀塊物隨月經排出,腹痛始得緩解。
膜狀塊物實際上是子宮內膜組織,但是與正常月經來潮子宮內膜脫落不同的是,膜樣痛經者的子宮內膜脫落不均,而且由于膜堅而成塊,在脫落時會引起子宮肌肉的強烈收縮,所以疼痛劇烈,因膜樣塊物不是經血凝成的瘀血塊,我們可以將膜樣塊物在水中漂洗看漂洗后的結果,以便與經血凝成的血塊進行區別,若是瘀血塊經水漂洗會化開無影,而膜狀塊物則不然,經過漂洗,表面的經水散去后會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內膜組織,所以診斷膜樣痛經并不困難。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膜樣痛經的相關信息有了更好的了解。痛經對女性朋友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女性朋友出現痛經時一定要積極治療,切忌諱疾忌醫。
常見的治療痛經的藥物有:
暖宮七味散:由白豆蔻、天門冬、手掌參、沉香、肉豆蔻等組成,主要治療經不調、更年期等。
痛經貼:具有活血散寒,溫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痛經。
艾附暖宮丸: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等疾病屬虛寒證型者方面有著良好的功效。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為何內膜不是先破碎而是整塊脫落?目前原因尚不清楚。從中醫角度可以認為,是因腎虛或脾虛導致“血氣結聚”而成。此外,肝氣郁滯,血氣不暢,亦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