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腫瘤。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導致女性不孕、流產、尿頻、排尿障礙等危害,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
子宮肌瘤的6個危害要謹慎
1、不孕或流產:宮角部的肌瘤組織壓迫輸卵管入口,使子宮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最終導致不孕癥。此外,據統計表明,肌瘤患者的自然流產率也較常人為高,其比例是4:1。
2、肌瘤游離:漿膜下子宮肌瘤可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嚴重時不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可能由于瘤蒂扭斷而形成游離肌瘤。
3、繼發性貧血:子宮肌瘤會導致月經出血過多,時間一長,便會引起繼發性貧血,甚至促發貧血性心臟病。嚴重之時,患者會有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不良癥狀。
4、惡性病變: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但仍有少數引發惡變,多見于年齡大,肌瘤大且生長快者,特別是絕經后肌瘤增長迅速或絕經后再出現肌瘤患者更應提高警惕。
5、感染及化膿:子宮肌瘤會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其感染多是瘤蒂扭轉所釀成的惡果,而血源性感染則極為罕見。感染之后,少數患者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其余則表現為化膿性。
6、并發炎癥:因出血原因導致致病菌侵害引發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肌瘤并發癥多因瘤蒂扭轉或急性子宮內膜炎所致。炎癥有時可為化膿性,少數病歷可在組織中形成膿腫。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后發生腸粘連,可受腸道細菌侵害,發炎的肌瘤與子宮附件粘連,引起化膿性炎癥。
子宮肌瘤的檢查有四個項目
子宮肌瘤檢查最為常見的四個項目。子宮肌瘤是是婦科的常見病,是一種良性腫瘤。主要表現為月經不正常,多數患者沒有任何不適,常常在婦科體檢中無意發現。其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女性朋友應該定期做好檢查及時發現疾病。
1、超聲檢查
目前國內B超檢查較為普遍。鑒別肌瘤,準確率可達93.1%,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由于肌瘤結節中腫瘤細胞單位體積內細胞密集,結締組織支架結構的含量及腫瘤、細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結節于掃描時表現為弱回聲,等回聲和強回聲3種基本改變。弱回聲型是細胞密度大,彈力纖維含量多,細胞巢狀排列為主,血管相對豐富。強回聲型,膠原纖維含量較多,腫瘤細胞以束狀排列為主。等回聲型介于兩者之間。后壁肌瘤,有時顯示不清。肌瘤愈硬衰減表現愈重,良性衰減比惡性明顯。肌瘤變性時,聲學穿透性增強。惡變時壞死區增大,其內回聲紊亂。故B超檢查既有助于診斷肌瘤,區別肌瘤是否變性或有否惡性變提供參考,又有助于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的鑒別。
2、診斷性刮宮檢查
診斷性刮宮是婦科最常用的簡便易行的輔助診斷方法。探查了解宮腔情況,并刮取內膜作病理化驗是其基本要求。行診斷性刮宮時探查宮腔深度、方向、有無變形及黏膜下肌瘤,協助陰道檢查確定肌瘤位置及其對宮腔的影響。前壁肌瘤突向宮腔時子宮探針進入方向先偏后,反之若來自后壁的肌瘤則探針進入先向前,前進時有爬坡感,越過突起部分才能達到宮底部。刮宮時應體會宮壁是否平滑,宮底部有無突起及腫物滑動,但小的黏膜下肌瘤卻易被滑過而漏診,這是診斷性刮宮的不足。
3、子宮探針檢查
肌瘤使整個子宮增大時,官腔亦常增大或變形,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宮腔的大小及方向,以協助診斷。
4、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
該檢查是理想的子宮肌瘤檢查方法,不但可顯示粘膜下肌瘤的數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而且方法簡單。有肌瘤處造影攝片顯示宮腔內有充盈殘缺。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生活中女性朋友總是會被一些婦科疾病所困擾,比如子宮肌瘤就是其中的一種,腫瘤的良性還是惡性來判斷應該要怎么做,需要我們通過一系列檢查來做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