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注意膜樣痛經
膜樣痛經較多見于未婚和未生育的女性,也屬于原發性痛經的范疇,疼痛非常劇烈。
一般表現為,經行第2 ~3天,腹痛加劇,呈陣發性,出血量多,經色紫紅有大血塊,夾有大片腐肉樣血塊,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經量減少。同時可伴有腰酸腿軟、胸悶煩躁或乳房脹痛等癥狀。
為何內膜不是先破碎而是整塊脫落?目前原因尚不清楚。從中醫角度可以認為,是因腎虛或脾虛導致“血氣結聚”而成。此外,肝氣郁滯,血氣不暢,亦可導致脂膜積聚不下。因此,對膜樣痛經,臨床可分為腎虛瘀濁、脾虛瘀濁、肝郁血滯等不同證型,予以辨證治療。
一般原發性痛經引發因素
引起原發性痛經的病理機制目前并不十分明了,常與許多因素有關,如:
1、精神因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情緒激動、生氣、恐懼、抑郁、憂慮、精神緊張等,都可能引起原發性痛經,或使疼痛加重。
2、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頸異常或子宮頸管狹窄,使經血外流不暢,引發痛經。
3、體質較弱,過度疲勞,經期劇烈活動,不注意風、寒、濕、冷等都會引起痛經。
4、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紊亂導致子宮收縮增強或不協調收縮引起痛經。
5、遺傳因素:往往母親有女也有的情況較多。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女性正值經期或月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嚴重者可伴有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冰冷,甚至有些女性痛經的時候痛得死去活來,給女性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