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練習瑜伽操
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2、多食溫性食物
比如功能紅糖,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中醫認為婦女產后身體多淤,且八脈空虛,每致腹 痛。凡偏淤者,醫生常處以生化湯、失笑散或金鈴子散,并囑在藥煎好后以紅糖調服,目的在于利用紅糖“通淤”或“排惡露”的作用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3、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
4、泡礦物澡
在溫水缸里加入1杯海鹽及1杯碳酸氫鈉。泡20分鐘,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緩和經痛。
5、保暖
不論是飲食、還是衣著,都要注意“保暖”。許多痛經癥狀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尤其現在很多女孩子追求苗條身材導致不同程度的體虛、體 寒,尤其現在已入冬,在經期就需要格外注重腹部、腿部、足部的保暖。性感的T字褲、低腰褲要放棄,不再“美麗凍人”,要做“暖寶貝”。
6、衛生
在吃穿用度上都要注意良好的衛生。經血主要是子宮內脫落的卵細胞,經血的流出在外陰部形成的溫暖、濕潤的環境,為細菌的生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 件,如果衛生做得不好,很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并上行進入陰道,導致陰道炎等各種疾病。此外,經期的飲食也要特別注意,路旁小攤販的早餐、夜宵盡量少食用,經 期抵抗力低,病菌容易戰勝抗體而導致腸胃不適。
7、運動
很多女孩子認為經期要多休息,因此杜絕了一切的運動,這是一個誤區。適度且溫和的運動,有助于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 通。血液循環好了,經血也通暢,痛感自然會降低。月經來潮前幾天,可以多走路或做些簡單的瑜伽動作,如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 直進行拉伸等,都可以讓肌肉放松并促進血液的流通。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