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專家指出,相比隨時擔心自己痛經,神經過度緊繃的女孩而言,哪些活潑好動且容易轉移注意力的女孩痛經情況反而沒有那么嚴重。對此,專家指出,痛經與精神有關,過度關注痛經反而會讓女性因為緊張而出現痛經。
精神性痛經需分散注意
專家解釋,其實少女痛經絕大多數是功能性的,即并不是由于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其中,精神因素不可忽視 疼痛是病人的主觀感覺,也就是相當于自我潛意識的暗示。
特別是對于有過痛經的女孩來說,當自己過度關注痛經的情況的時候,情緒就會高度緊張,過于敏感,無意識中放大了月經期的不適感,習慣性地認為來月經是疼痛的。
對于這種情況所致的痛經,專家表示,除了需要讓女性學會正確對待痛經之外,女性在經期應該多做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如看電視等,疼痛自然會緩解。
一、病因
1。痛經的解剖學基礎
宮頸管狹窄或瘢痕引起經血外流不暢、受阻、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不容易排出導致子宮內膜中前列腺素釋放增加,子宮痙攣性收縮,子宮頸管狹窄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手術創傷,電灼,激光過深引起瘢痕。
2。痛經的生化基礎
已有許多事實證明,有痛經的婦女其子宮內膜產生前列腺素明顯高于無痛經婦女,提示前列腺素釋放增加是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的生化基礎,前列腺素碳氫化合物有環戊烷,存在于人的組織中,產生于局部的花生四烯酸在氧合成酶作用過的環氧化酶(cycloxygenase)途徑下衍生出前列環素pgi2,pge2,pgf2α,前列腺素與凝血氧環(thromboxan a,txa)。
二、臨床表現
原發性痛經從初潮開始每次月經來潮即感到小腹墜脹與痙攣性疼痛,嚴重者伴有惡心與嘔吐,疼痛區可放射至后背部與大腿內側。疼痛時間持續48~72h,有待於月經量多,有血塊與組織物排出后,疼痛方能緩解,一般排出的組織物呈粉紅色,片狀,大小不一,有時也有整片似三角形的管狀物此乃子宮內膜呈整片膜落所致,這種組織稱子宮蛻膜管型。這種痛經亦稱膜樣痛經。
原發性痛經者經肛查(未婚者)均無明顯陽性體征。若痛經病史長久也可發現子宮活動度欠佳,雙側附件有包塊形成或后陷凹處結節,有觸痛。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巧克力囊腫,常表現為繼發痛經。
三、檢查
血沉、白帶細菌培養、b超盆腔掃描、子宮輸卵管造影、診斷刮宮,最后應用宮腔鏡、腹腔鏡檢查可及早明確痛經之發病原因。宮腔鏡檢查可發現刮宮時遺漏的細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潰瘍等,而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依據,可在診刮之后進行。
四、診斷
反復盆腔炎癥發作史、月經周期不規則、月經過多、放置宮腔節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繼發性痛經之診斷。
五、治療
一般認為痛經在女孩子中是常見的癥狀,長大后特別是婚后生育過后,痛經自然會消失,可不必治療。但是痛經的疼痛時間長達3天者應當予以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以止痛,鎮靜為主,早年有人采用手術療法,行擴張宮頸管甚至骶叢神經切除術,近年來都采用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針灸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的并發癥一詳細>>
當今社會很多的女性有過痛經的經歷,每個人的程度是不同的,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了解其中的影響,也要注意及時的治療,避免并發癥的出現,生活中希……詳細>>
子宮肌腺瘤:常見于40歲之上,多產婦,數次人工流產刮宮女性。子宮頸或宮腔粘連:常見于反復人工流產子宮內膜結核等病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