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痛經,一種是繼發痛經。對于原發性痛經而言,病因多是先天發育所致,在結婚生子后能夠有所好轉甚至是痊愈,但是繼發性痛經的病因則多是由于臟器疾病所致,患者應該引起注意并及時治療,防止疾病加重。
(1)子宮內膜異位癥:好發于30~45歲的中年婦女,因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種植,受卵巢激素影響而增厚、出血,由于流不出體外,刺激周圍組織,引起子宮肌收縮或組織纖維化而誘發痛經。
(2)子宮肌腺瘤:多見于40歲以上,多產婦、多次人流刮宮婦女。
(3)子宮頸或宮腔粘連:多見于反復人流、子宮內膜結核等患者。
(4)先天性子宮畸形(包括雙角子宮、中隔子宮、殘角子宮、陰道橫隔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而誘發痛經。
(5)子宮頸管狹窄: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6)子宮發育不良: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會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7)子宮位置異常: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導致痛經。
(8)盆腔炎癥:下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9)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0)盆腔瘀血綜合征
(11)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12)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經。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