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dysmenorrhea),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
每一位女性一生當中最好的朋友應該非月經莫屬了,尤其是在少女時期為了等待這位好朋友,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她不管春夏秋冬或任何場合都會不請自來,又無法抗拒,而且她若有問題還必須找醫生幫忙,所以都希望能與她和平共處,更不可思議的是就在這樣微妙的關系之下竟要相處20、30年之久,想一想這么特別的一位朋友不徹底認識她、對待她實在有違朋友道義。
女性因為月經周期的生理特性,進而開始具有發展孕育能力的人生,也因荷爾蒙周期的影響,在中年時期減少心臟血管疾病,可知上帝創造人類的意義有多深遠,且月經的特性常常是婦產科門診主要問診內容,可以協助醫師診斷疾病,大家不去逃避她多去體她與了解她,你會深深地發現這其實是很偉大很奧妙的。
痛經的發病原因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原發性痛經的病理病機與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有關。已測知子宮內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正常婦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