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婦女在經期前后或經期出現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稱痛經。一般多好發于青年婦女或青春期少女。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嚴重者甚至可以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那么痛經是如何產生的呢?原來痛經可以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前列腺素釋放有關。而繼發性痛經則是由于手術、分娩、流產、經期劇烈運動等原因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癥、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病變而引起的。
青春期少女的痛經多屬于原發性痛經。由于子宮尚未發育完全,宮頸內口或宮頸管狹窄,子宮位置過度后傾后屈,經血流通不暢,使子宮必須加強收縮才能排除經血,子宮肌痙攣性收縮,導致組織缺血引起疼痛。在大量經血排出后疼痛即消失,因而痛經多發生在經期的第一、二天。此外,精神過度緊張、敏感、勞累、受寒、生活習慣突然改變、健康狀態不良等,也可以引起子宮的痙攣性收縮,導致痛經。另有一種較特殊的情況:子宮內膜整塊剝脫,排出不暢引起的痙攣性收縮而導致的痛經,稱膜樣痛經。
原發性痛經主要表現為初潮后,經期的第一、二天下腹或腰骶部放射性疼痛,一部分人在經前一、二天即開始疼痛,有些患者伴惡心、嘔吐、尿頻、蒼白冷汗,必須臥床方能有所緩解。膜樣痛經則在經期3~4天疼痛最劇烈,膜狀物排出后疼痛隨即消失。
原發性痛經的治療原則是精神治療與藥物治療并重。經期注意勞逸結合及經期衛生,避免劇烈活動、情緒波動、注意保暖等。適當應用止痛藥物如:復方顛茄片、阿司匹林等。激素治療主要應用于已發育成熟的青年婦女,對青春期少女不宜使用。祖國醫學經過上千年的醫學實踐,對于治療痛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中醫認為痛經主要是由于血淤停滯、淤阻胞宮、胞脈,使經行滯澀,不通則痛。治療上以理氣活血、行淤止痛為治則。常用藥物如:血府逐淤湯、八珍湯等。
最新研究發現“速效救心丸”由于其強大的活血化淤、行氣止痛功能被由于婦科治療原發性痛經(注),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劑量為每次10~20粒,每天1~2次,視病情而定。臨床應用總有效率大95.0%,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療效確切,原發性痛經患者不妨一試。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那么痛經是如何產生的呢?原來痛經可以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前列腺素釋放有關。而繼……詳細>>
氣滯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葉、吳茱萸各10—15克;2、血熱挾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梔子、黃芩各10—20……詳細>>
原發性痛經主要表現為初潮后,經期的第一、二天下腹或腰骶部放射性疼痛,一部分人在經前一、二天即開始疼痛,有些患者伴惡心、嘔吐、尿頻、蒼白冷……詳細>>
分析原發性痛經治療方法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正確的調理身體,恢復健康,那么究竟原發性痛經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