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
一、原發性痛經
1、子宮內膜前列腺素(PG升高)PG濃度升高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甚至痙攣性收縮,出現痛經。
2、痛經與子宮平滑肌不協調收縮,造成子宮供血不足,導致厭氧代謝物積貯,刺激疼痛神經元有關。
3、精神、神經因素,疼痛的主觀感受,個體痛閾有關。
二、盆腔器質性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初數年出現月經過多。
原發性: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第一日疼痛最劇,持續2-3日后緩解,可伴發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嚴復時面色發白出冷汗。
一般性治療:鎮痛,鎮靜,解痙藥。
前列腺素合成酶制劑,減少PG產生,防止出現過強或痙攣性子宮收縮,減少或消除痛經。
(1)苯基丙酸類:布洛芬400MG每日3-4次或酮洛芬20-50MG每日3-4次。
(2)滅酸類:如氟芬那酸200MG每日3次,或甲芬那酸250MG,每日3次,例時服每日2-3次。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很多女性的常見的疾病,并且困擾著大家,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那么痛經的診斷與治療是什么?詳細>>
痛經的病因有很多方面,如果女性的子宮位置有極度后屈或前屈的情況,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那么,痛經的診斷是怎樣?治療痛經的藥物有幾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