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發病原因
引起痛經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⑴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⑵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⑶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⑷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⑸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⑹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⑺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⑻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⑼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⑽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⑾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⑿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⒀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水等造成痛經。
預防痛經的有效措施
⑴學習掌握月經衛生知識:月經的來臨,是女子進入青春期的標志,然而有些女青年由于對月經出血現象缺乏了解,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緊張與害羞等心理變化。這些不良的心理變化過度持久的刺激,則易造成氣機紊亂,血行不暢而誘發痛經。因而女青年多學習一些有關的生理衛生知識,解除對月經產生的誤解,消除或改善不良的心理變化,是預防痛經的首要問題。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⑵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是說要保持身體健康,就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飲食、起居、勞逸等要有節制并科學安排,方不致生病。婦女由于特殊的生理現象,在生活與起居、勞作方面必須要合理安排,有一定的規律。不宜過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濕之地,不宜過勞或過逸等,尤其是月經期更需要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劇烈運動和過度精神刺激等。
⑶積極做好五期衛生保健:五期衛生保健是指婦女月經期、妊娠期、產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衛生保健。在這五個時期,婦女抗御病邪的能力降低,易于導致病邪的侵害而發病。認真做好五期衛生保健,對于預防痛經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一些繼發性痛經患者,往往是由于五期衛生保健不利而造成的。在這五期,無論是個人衛生,還是飲食起居,情志調養,勞動鍛煉等,都要恪守一定的保護措施,日常說清洗私處要用pH4弱酸性女性護理液,衛生巾要選透氣的,方不致引起婦女病,從而保證身體健康。
⑷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減少和防止疾病的發生。如漢代醫學家華佗就早已認識到體育鍛煉能促進血脈流通,關節流利,氣機調暢,可防治疾病,從而創立了“五禽戲”,供世人健身運用。婦女經常地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對于預防和治療月經期腹痛也是有好處的。
⑸積極進行婦科病的診治:積極正確地檢查和治療婦科病,是預防痛經的一項重要措施。首先月經期應盡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婦科檢查及各種手術。若行放環、通液術,以及婦科檢查等,均應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這樣可防止細菌上行感染。再則在行剖腹產、子宮切開術時,縫合肌層,縫線不要穿過子宮內膜,避免造成子宮內膜異位。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嬌妍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菌群紊亂有作用。外出如廁時要用女性衛生濕巾拭干外陰,保持外陰干燥,以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關鍵是發現患有婦科病疾,要做到積極治療,以祛除引起痛經的隱患。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詳細>>
很多年輕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會伴隨痛經的發生,這種疾病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所以對痛經我們不能夠忽視,這就需要我們詳細了解痛經這種疾病的……詳細>>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詳細>>
月經前、后及行經期間,可有輕度下腹疼痛、墜脹、腰酸、乳房脹痛及乏力等感覺,屬生理現象。如下腹及腰痛較劇,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四肢冷,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