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的診斷依據:
1、初潮后1~2年內發病;
2、在出現月經血或在此之前幾個小時開始痛,疼痛持續時間不超過48~72小時;
3、疼痛性質屬痙攣性或類似分娩產痛;
4、婦科雙合診或肛診陰性。可得出原發性痛經之診斷。
5、經血中出現肝臟樣塊狀物,且大于小指者,應疑有子宮肌瘤等嚴重疾病存在。
6、越接近經期下腹疼痛越明顯,而到經期第一天又消失者,為經前緊張癥的表現。
7、常經血呈暗紅色,含有陳舊性血液、粘液和脫落的子宮內膜,呈碎塊狀。若經血顏色淡茶褐色,或氣味 發生變化者,應及早診治。
8、發性痛經的診斷方法
繼發性痛經是比較常見的痛經種類,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早的認識,只有把握了繼發性痛經特點才能夠幫助大家正確的認識并治療這種疾病,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繼發性痛經特點。
繼發性痛經發生在年齡較長婦女,即年近40歲時,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以至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痛經是由于在經期異位內膜水腫,出血,刺激肌壁痙攣性收縮所致。
9、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異位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之故。
10、往往發現子宮一致性長大,有觸痛,但子宮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可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輕度一級,中度二級,重度三級。詳細>>
要防范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應從青春期來經后,注意經期與經量,當經期長短、經量多少有不正常的改變,應及早正視調理。因為致病的血瘀體質的生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