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月經疾病。下面專家為你介紹濕熱蘊結型痛經的辨證論治方法如下:
濕熱蘊結型痛經的辨證論治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經量多或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平素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或伴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證候分析:濕熱蘊結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痛經發作;濕熱瘀結胞脈,胞脈系于腎,故腰骶墜痛,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濕熱傷于沖任,迫血妄行,故經量多,或經期長;血為熱灼,故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濕熱下注,傷于帶脈,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濕熱熏蒸,故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為濕熱蘊結之征。
治療法則: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清熱調血湯(《古今醫鑒》)加紅藤、敗醬草、薏苡仁。
牡丹皮、黃連、生地、當歸、白芍、川芎、紅花、桃仁、莪術、香附、延胡索
方中黃連、薏苡仁清熱除濕;紅藤、敗醬草清熱解毒;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經;莪術、香附、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生地、白芍涼血清熱,緩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熱除濕,化瘀止痛之效。
若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者,酌加槐花、地榆、馬齒莧;帶下量多者,酌加黃柏、樗根白皮。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為婦科常見病,常分氣滯血瘀、寒凝胞宮、肝腎虛損等型論治。傳統方劑如姚紅四物湯、溫經湯、調肝湯等投入皆有效。其中,以膜樣痛經、子宮異位……詳細>>
子宮肌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癥狀、肌瘤的位置及大小等情況綜合考慮,符合藥物治療……詳細>>
專家指出,在治療上,中醫將痛經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根據不同癥狀,治療方法各不相同。詳細>>
中醫痛經辨證分五種證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瘀阻、氣血虛弱、肝腎虧損。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對痛經的辨證施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