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這種隨月經周期而發作的小腹部脹痛、絞痛或抽痛,常常可持續數天,嚴重時可伴惡心嘔吐、腹瀉、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這不僅給患者帶來肉體上的痛苦,嚴重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而且還成為一種精神負擔。患者每每經期將至時,便如大難臨頭,惶恐不已。其恐懼、緊張的情緒又進一步加劇痛經,形成惡性循環。
原發性痛經雖然沒有器質性病變,長此以往給少女帶來的身心危害卻不可小覷。也許有些人還會說,不是有止痛片嗎?實在忍不下去吃一片就得了,何必費事上醫院呢?每天煎中藥多麻煩?孰不知,止痛藥雖有明顯的解痙止痛效果,止痛快、作用強,但作用時間較為短暫,且有一定毒副作用。而且,對痛經來說,止痛僅僅是對癥治療,起不到預防和根治的作用。
止痛片的用量越來越大,止痛作用持續的時間卻越來越短了。治療原發性痛經,卻是中醫中藥的“一技之長”,其方法靈活多樣、療效確實。
研究證明,很多中藥有較強的止痛效果,無副作用,能“急則治標”;對月經不調患者,又可起到調整周期、增強體質的作用,可謂“緩則治本”。用中藥治療痛經,還講究一個“提前量”’一般在月經來潮前7—10天開始服藥,至經期來臨能有效緩解痛經。如果等到痛經忍無可忍時,才想起治療,往往“為時晚矣”。
面色無華、形體瘦弱、腹痛喜按、月經量少,經血中還夾著一塊塊膜狀物等證候,屬于原發性痛經中的“虛證型”。
治療上分兩步,在月經來臨前7—10天,投以專治重證痛經的經驗方“化膜湯”(由蒲黃、赤芍、三棱等藥物組成)活血化瘀、利氣止痛;等月經干凈以后,再施以調理藥“參芪四物湯”(由人參、黃芪、桃紅等組成)益氣養血、濕養沖任。治療一個多月后,微微月經來臨時的腹痛明顯減輕了,再治療三個月,痛經完全消失。驚喜之余,微微還發現自己體質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原本贏弱、蒼白的她變得面色紅潤、精力充沛,渾身上下透著掩不住的青春氣息。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月經期出現的子宮痙攣性疼痛,可伴腰酸、下腹墜痛或其他不適,嚴重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一項抽樣調查顯示痛經發生率為33.9%,其中嚴重影響工……詳細>>
一般治療:應重視精神心理治療,了解月經期輕度不適是生理反應。必要時可給予鎮痛,鎮靜,解痙治療。 藥物治療: 1)可以使用抑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