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dysmenorrhea)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發生的難以忍受的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墜脹、腰酸或全身不適,甚至伴有惡心、嘔吐、四肢發冷,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及正常工作。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痛經是青春期婦女中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
痛經雖不能致命,可是它所帶來的痛苦,只有女性才能深刻體會,每月一次的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它伴隨著女性進入青春期,度過漫長的生育年齡,直到進入更年期。月經可謂是女性的“老朋友”了,女人一生平均會有400次月經,如果以每次經期持續五天來計算,則將有67月(也就是五年半以上的時間)處于生理期,因此伴隨生理期而來的痛經,也就成了困擾女性最大的“副”作用。
女性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痛經是當今世界醫學尚未攻克的難題之一。有周期性月經的婦女中90%有痛經,36%一直或常有痛經。
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經。三分之二婦女患上痛經,四分之三婦女痛經病發作時無法正常工作。
原發性痛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檢查并沒發現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一般初潮后不久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于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見于由于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導致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潴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有的在月經期子宮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疼痛,排出后癥狀減輕,稱膜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后緩解。
原發性痛經的病理病機與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有關。已測知子宮內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正常婦女。前列腺素F2有抑制子宮收縮作用,而前列腺素F2а可刺激子宮肌肉收縮,使子宮張力升高。當前列腺素F2下降或前列腺素F2а增高時,痛經加劇。同一婦女在不同月經周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與疼痛有一定關系。
繼發性痛經多見于生育后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癥、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內膜異位癥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于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發生病變的組織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檢查時可發現子宮且質地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捫及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
一般處理進行必要的衛生常識宣教,消除焦慮、緊張和恐懼,解除精神負擔。及時治療全身性慢性疾病。發育不良、體質虛弱者應設法糾正。增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防止受寒,注意經期衛生。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女人痛經痛起來要命,嚴重者伴隨著頭痛、腰痛、嘔吐、便秘等多種癥狀,研究表明,原來痛經與全身5大部位有關聯,因此要根治痛經,必須從這五大部……詳細>>
每一位女性一生當中最好的朋友應該非月經莫屬了,女性一生中大約有四十年光陰都跟月經脫不了關系。不過有不少的女性對于月經真的是既期待又害怕,……詳細>>
痛經是女性的常見婦科病,多發于未婚少女,但一定情況也可見于成年女性。痛經發作的規律較難掌握,但程度卻往往比較劇烈,很容易給女性朋友造成巨……詳細>>
大多數女性被痛經所困擾,來月經前1~2天或月經期間出現難以忍受的小腹部疼痛,有時伴有惡心嘔吐和腹瀉,簡直痛不欲生,不過月經過后就能好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