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指行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難以忍受的腹痛、腰酸、下腹墜脹或其他不適,甚而影響學習、生活或工作。一般表現為在經前數小時即感下腹陣發性疼痛,或持續而有陣發性加劇,有的可波及腰背、大腿、陰道、肛門及會陰部,并引起尿頻及排便感。
少女來潮時的腹痛,大多為功能性痛經,醫學上稱為原發性痛經,常在月經初潮后不久發生,但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其原因何在?目前主要認為,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雖能促使子宮的肌肉和血管收縮,幫助經血排出,但若分泌量過多,卻會使子宮肌纖維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加上子宮肌壁缺血,從而引起疼痛。另一重要原因是如果在行經時,子宮內膜不成碎片而是整塊脫落,排出困難;或子宮頸口較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不能順利流出,均可子宮收縮,或發生痙攣性收縮而引起疼痛。還有行經時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很大,或身體虛弱缺少鍛煉,又對疼痛頗為敏感,且耐受力差,均可導致痛經。
少女痛經用藥治療須視病情而定,若為輕癥,可服解痙止痛藥,如山莨菪堿片(簡稱654-2),每次1粒(5毫克),一日3次。同時多臥床休息,下腹部放置熱水袋,熱敷可使子宮肌肉松弛。若為重癥 ,可用前列腺素對抗劑,取消炎痛(即吲哚美辛)栓劑,每次取1顆(25毫克或50毫克),用手指將其塞入肛門直腸內,按住片刻,以防滑出,每6小時1次,效果頗佳。另外,應用某些中成藥,如寧坤丸、玉液金丹等,也有較好的療效。最后還須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大便通暢。經前下半身注意保暖,也可使疼痛減輕。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青春期少女出現痛經需要查明原因,然后根據病因接受治療。假如在痛經的時候不夠注意的話,有可能會影響以后的生育。那么,青春少女為什么會痛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