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醫學上,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痛經給女性的生活帶來不少困惑。那么,治療痛經的偏方有什么,要注意什么? 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癥。痛經可以通過一些偏方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比如:
一、姜棗花椒湯:生姜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姜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并有光潔皮膚作用。
二、姜棗紅糖水: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三、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四、韭汁紅糖飲: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筆者提醒,痛經需注意: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的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此外,治療痛經可通過藥物,筆者推薦:
益母草顆粒: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活血調經,用于月經量少,產后腹痛。
坤寶丸:主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引起之月經紊亂,潮熱多汗,失眠健忘,心煩易怒,頭暈耳鳴,咽干口渴。
痛經軟膏:活血散寒,調經止痛,能用于痛經、下腹墜脹、腰背疼痛。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難治療的痛經并不常見,但在某些情況下,手術是有效的。子宮切除術對治療痛經有效,不過不適于有生育要求的婦女。那么,治療痛經的偏方有什么?瑜……詳細>>
痛經是一種常見的經期問題,那么中醫有哪些治療痛經的偏方呢?詳細>>
婦女凡于月經前或行經前后,發生下腹疼痛,甚至放射至腰骶部,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者,稱為痛經。痛經是婦科臨床常見病,以青年女性較多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