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治療盆腔炎的中藥
中醫上將盆腔炎的治療分為濕熱瘀毒、氣滯血瘀兩個證型。
(1)濕熱瘀毒型,癥見患者微惡寒、發熱、有汗,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帶下色黃如膿,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濕,解毒化瘀。
(2)氣滯血瘀型,癥見患者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疼痛如針刺,甚至有包塊,腰骶酸痛,舌有紫氣、苔薄白,脈細弦。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1、濕熱瘀毒型的中藥治療,治則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方藥用:丹參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茯苓 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時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為寒凝氣滯型,治則為溫經散寒、行氣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湯加減。氣虛者加黨參15g、白術 9g、黃芪15g。
2、氣滯血瘀型的中藥治療,可以用柴胡、川楝子、黃芩、赤芍各9g,銀花、生苡仁各12g,敗醬草24g,水煎服每天一劑。2、可以用丹參15g,當歸、赤芍、桃仁各9g,乳香及沒藥各4.5g(或三梭、莪術各8g),水煎服用,每日一劑。
3、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蒲公英30克,鴨跖草30克,紫花地 丁30克,金銀花30克,桃仁15克。
4、芡實15克,元胡10克,茯苓15克,旱蓮草10克,當歸20克,香附15克,丹參15克,枳殼10克,白術15克,桃仁10克,川芎15 克,白芍10克,敗醬草10克。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盆腔炎是常見婦科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腰痛、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中藥治療盆腔炎方面有顯著療效,患者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嘗試各種中藥療法治療……詳細>>
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和性觀念的開放,盆腔炎的發病率迅速增高。而不合理地運用抗生素使耐藥菌株不斷出現,又使盆腔炎的治愈率呈下降趨勢,由此導……詳細>>
急性和慢性盆腔炎多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特征。中藥食療解除盆腔炎隱患。其食療方法:枸杞20克,當歸20克,豬瘦肉100克,煮湯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