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月經期子宮頸口會有微開的情況,女性緊張激素的分泌會導致痛經的發生率增加。那么,原發性和繼發性痛經是怎回事?痛經有何中醫治療方案?
原發性痛經與行經有關的下腹痙攣性疼痛,于每次月經數小時后,在下腹有難以忍受的痙攣性疼痛的痛經的癥狀,呈一陣一陣地間歇性,疼痛常可涉及到大腿前面,常有四肢冰冷、頭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癥,也可誘發支氣管炎等。
繼發性痛經與盆腔器官疾病有關,并且過程比較復雜,痛經的癥狀于經前不久開始,延續到整個月經期,至月經干凈后才慢慢消失。 對于痛經的中醫治療,中醫通過辨證分析可有效緩解痛經,因此,痛經的中醫治療方案如下:
1、寒濕凝滯:腹部冷痛是主要特點,經期或前后小腹冷痛難忍,得熱則舒,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惡心嘔吐,形寒肢冷,經量少,色紫黯有塊,小便清長,舌苔薄白,脈沉細或沉緊。用藥:藥用桂枝、干姜、肉桂、細辛、制附子、當歸、白芍、甘草、木通、艾葉、小茴香、香附、川楝子、川芎等。
2、氣滯血瘀:氣血瘀滯,不通則痛,患者經前或行經時腹痛及腰,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紫黯有塊,塊下痛咸,周期及經量正常,舌苔薄,質黯瘀斑,脈弦。用藥:藥用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生地黃、白芍、杜仲、絲瓜絡、熟地黃等。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它主要是出現在月經前后,對女性朋友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會有疼痛的感覺,我們要注意日常治療和調理的方法。詳細>>
痛經,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那么中醫治療痛經的藥方有什么?效果好么?詳細>>
痛經是很多女性的老大難問題,每到那個時候,肚子都會疼得死去活來。下面,筆者從中醫的角度,為你介紹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 在我國,不少女性都……詳細>>
痛經是折磨女性健康的常見疾病,其所導致的疼痛是非常嚴重的,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痛經中醫治療方法,看看如何治療這種疾病比較好,該怎么治療才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