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年來,不孕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國內外婦產科工作者的普遍關注。一般認為,經血逆流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的主要原因。婦女行經時部分經血從宮腔倒流至輸卵管,通過傘端進入盆、腹腔器官或腹膜表面,繼續生長,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
通過調查發現,初潮年齡小、月經周期短、行經時間長者,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性顯著增高,這是因為:初潮年齡小,則經血逆流發生的時間也相對較早,月經周期短、行經時間長,則逆流的經血量增加,這些都可導致更多的經血和內膜碎片到達盆腔,促使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表現癥狀之一。通過對痛經機理的研究發現,痛經患者的經血和脫落的子宮內膜中含有高濃度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具有強烈的收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這一方面可以引起痛經,另一方面促進經血倒流。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婦女中原發性痛經發病率較高,隨著痛經程度的加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性增加。
為此,傳統的視青春期少女痛經為正常生理現象的觀點必須糾正。痛經的少女,應及早就醫,以防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的不孕。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大部分女性都有痛經的經歷,因為月經來潮引起氣血雙虧,血氣運行不暢,中醫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每次月經來潮會有疼痛感。所以了解痛經的……詳細>>
結婚后女性經歷成年生育,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因而可能不會再痛經,不過也是因人而異了。 少女痛經絕大多數婚后自愈 “少女的痛經……詳細>>
育齡婦女中的80%在月經期前后都會在身體上、精神上以及行為上發生變化。這種大大小小的變化統稱為經前綜合征,會引起疲勞與憂郁、不安、水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