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繼發性痛經藥物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可首選非甾體抗炎藥或口服避孕藥,療程一般不少于六個月,用法同原發性痛經。如果療效不佳,可改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每次皮下或肌肉注射一針,每四周注射一次,療程為六個月。如患者暫時無生育要求且不宜長期口服藥物時,可選擇宮內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又稱曼月樂,一種宮內節育器),或緩釋孕激素的陰道環,既達到減輕痛經的目的,又可明顯減少月經量。如患者有生育要求,且盆腔內有較大的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應首選腹腔鏡下的微創手術治療。
二、繼發性痛經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子宮通常是治療子宮腺肌癥最徹底的方法,但對于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應首選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療程同前。如患者暫無生育要求,子宮腔內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或陰道使用緩釋藥物應是首選方法。口服避孕藥也可選用,但一般不作為首選的治療藥物。子宮腺肌癥也可以通過子宮動脈栓塞術以達到減輕痛經、減少月經量等目的。但由于其操作者需要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治療費用昂貴,所以目前不推廣應用。
中醫學認為痛經的發生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環境有關。非行經期間,沖任氣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沖任、胞宮瘀滯或不足,故不發生疼痛,而在經期或經期前后,血海由滿盈而瀉溢,胞宮氣血由氣盛血旺至經后暫虛,氣血變化急驟,致病因素乖時而作,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或致沖任胞宮失于儒養,“不榮而痛”。其機理有寒、熱、虛、實之分,以實證為多。常見證型: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瘀互結、氣血虛弱、肝腎不足等。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可首選非甾體抗炎藥或口服避孕藥,療程一般不少于六個月,用法同原發性痛經。如果療效不佳,可改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詳細>>
痛經是指經期或經期前后發生陣發性下腹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初潮后一段時間無痛經,后發生痛經,多發于盆腔器質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