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食療偏方
1、益母草糖水
材料:益母草15克,紅棗10顆,生姜3片,紅糖15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清水2碗,煎至水剩八成,然后加紅糖溶化。
用法:趁溫熱時服用,每天1吃,連服3天。
2、透熱療法
材料:粗鹽120克,晚蠶沙60克,川花椒60克(剔除鉤刺)
做法: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炒到微微有點焦,聞到香味時,用絹布兜成一包,用繩子把袋口扎緊。
用法:當藥包溫度差不多在45℃時,用手拿藥包,放在腹痛的地方,直到皮膚發熱潮紅、藥包冷卻為止。能治療各種痛癥、寒癥,對痛經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提示:藥包可以重復使用2次,但是需要重新加熱,注意不要燙傷皮膚。
二、按摩穴位
以食指指腹點按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后緣),各點按1分鐘,有酸、麻、重、脹感時效果較好。也可在地機穴(位于小腿內側,膝下五寸脛骨后緣處)周圍捫按,尋找最敏感點,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敏感點,以能忍受為度。持續按壓1分鐘,疼痛會很快緩解或消失。按壓后局部可產生酸脹痛感,或向會陰及小腹部放射。點穴法可于經前數日及月經期間進行,每日1-2次。
三、熨臍法治療痛經
用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元胡各15克,共研極細末,用黃酒適量,炒熱,納入紗布袋中,在溫度適宜時,置臍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藥冷卻后,可再炒熱熨敷,直至痛經消失為止。適宜于寒濕凝滯的經行腹痛,癥見腹痛喜按喜暖、經水色暗、四肢不溫等使用。
四、熱敷
暖暖包:可將暖暖包隔著一層衣物,放在腰部或下腹部疼痛部位上,對舒緩疼痛非常有效,也可在反胃時放在胃部,雙腳無力時放在襪子上。
熱毛巾:將熱毛巾輕輕敷在感覺疼痛的部位,藉由血液循環的加速來舒緩疼痛。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是什么?患者要了解一二,正確了解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有助于大家更好的調理身體,恢復健康,那么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是什么呢?……詳細>>
當歸紅花瘦肉湯治療月經不調養血活血,調經止痛,適用于血虛淤滯的月經不調,其主要癥狀有經前腹痛、經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蒼白、心悸眩暈、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