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女性來經時,會出現痛經現象,這不可輕視,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的癥狀,屬于中醫痛經、不孕、癥瘕、月經不調的范疇,不加治理,牽連甚遠。
痛經雖普遍,但并不是“正常”的表現。有些女性痛經多年,求治后才發現子宮內膜異位至卵巢內,形成囊腫,手尾更長。
中醫認為,正常月經應是無痛、不苦。如果人體氣血順暢,可將子宮內膜“化掉”成血流出體外,不會有血塊的氣滯表現。
月經病患者多因痛經求醫,中醫多以溫經、行氣、活血化瘀等治療,配合中藥內服調理,回復氣血順暢,舒緩經痛,改善月經失調等。
患者有哪些癥狀?
子宮內膜組織每月會正常剝落,隨經血排出體外后,再周而復始生長。而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壁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如卵巢、腹腔、輸尿管、直腸凹陷位置或膀胱,而引起婦科疾病。患者的不適感包括:
*經痛
經前出現劇烈疼痛、脹痛,痛感可能延至肛門、大腿,嚴重時會四肢發冷、嘔吐等;來經后,痛楚稍減緩、消失。因部分子宮內膜組織可能著床在直腸凹陷位置,性交時也會引起疼痛,然而25%此癥患者可以沒有痛經的癥狀。
*月經失調
大約15至30%患者會出現經量越來越多,經期越來越長的情況。
*不孕
由于子宮內膜組織在不正常的位置生長,可能導致輸卵管閉塞,又或卵巢不能正常排卵,減低受孕幾率。
*直腸刺激癥
因子宮內膜組織有可能著床在直腸凹陷位置,經期時會感覺便意,在肛門、會陰部位出現脹痛,引發腰腹疼痛,癥狀在經期后消失。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以瘀血郁滯胞宮、沖任而致含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因其大多數病變出現在盆腔內生殖……詳細>>
說起子宮內膜異位癥很多女性不是很了解,這種疾病是有典型的癥狀的,而痛經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因此很多女性出現痛經時可不要大意,要……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灶可經過血液轉移到全身各部分,當轉移到肺部時,會使病人在經期內發生“氣胸”,出現呼吸困難、咳血和流鼻血的癥狀。詳細>>
痛經一般發生于未婚或未孕婦女,往往在生育后會緩解或消失。生育后的婦女發生痛經,常常是因某些器質性病變所致,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子宮內膜異位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