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問題,凡在經期前后或經期中,發生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及其他不適,嚴重時惡心、嘔吐,甚至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者,稱之痛經。由于情志抑郁、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不通則痛”,因而經行腹痛。若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精虧血少,胞脈、沖任失于濡養,亦可引起痛經。
臨床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疼痛的程度,結合月經的周期、量、色、質以及兼證、舌苔、脈象而辨別寒熱虛實:
氣滯血瘀
經前1~2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月經量少,經色紫暗夾有血塊,血塊排出后痛減,胸脅、乳房脹痛,舌質紫暗,舌邊有瘀斑或瘀點,脈弦澀。以疏肝理氣、化瘀止痛為治則,膈下逐瘀湯加味,當歸、赤芍、劉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紅花、延胡索、五靈脂、烏藥、香附各12克,枳殼、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參30克。
寒濕凝滯
經前、經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熱痛減,月經量少,色暗有塊,畏寒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則為溫經化瘀、散寒利濕,少腹逐瘀湯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蒼術各9克,沒藥、赤芍、蒲黃、五靈脂、烏藥、吳茱萸各12克,當歸、茯苓各15克。
氣血虛弱
經后1~2日,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陰部下墜,痛而喜按喜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食少便溏,舌質淡,脈沉弱。以益氣補血止痛為治則,圣愈湯加減,人參(先煎)、當歸、熟地、雞血藤各15克,黃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紅花12克。
肝腎虧損
經后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脹,經色暗淡而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或潮熱,脈細弱,舌苔薄白或薄黃。以益腎養肝止痛為治則,調肝湯加味,當歸、山茱萸、阿膠(烊化)、山藥、香附各12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15克,甘草6克,枸杞子30克,丹皮9克。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的出現,讓好多女性特別痛苦,在治療痛經當中,方法也特別多,其中中醫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清楚它的方法及效果。詳細>>
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變遷,中醫藥這塊民族瑰寶在保障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健康長壽的漫長實踐中積累了豐富且寶貴的經驗。中醫理論認為"無痛則通",……詳細>>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問題,凡在經期前后或經期中,發生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及其他不適,嚴重時惡心、嘔吐,甚至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者,稱之痛經。詳細>>
從青春期到絕經期,月經伴隨著一個女人的大半生,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然而絕大多數女性會在第一次來月經時就出現痛經的情況,什么是痛經呢?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