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
對于原發性痛經,要針對不同情況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月經,消除思想顧慮。月經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來月經是生殖系統開始成熟的信號,無須緊張和恐懼,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2、堅持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如清晨慢跑、做操、打羽毛球等,課間和工間堅持做操或散步、活動等,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對疼痛的耐受力,這對減輕或消除痛經大有好處。月經期間,可在戶外做柔和醫療體操,按摩腰部等。
3、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身體健康和改善腦神經的疲勞狀態。不要參加過重的勞動和劇烈運動。
4、注意下身保暖。月經期間下身不要受涼,疼痛時采用熱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減輕盆腔充血。
5、注意飲食。來月經前3~4天,吃容易消化和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以免因便秘而造成盆腔充血,加重痛經。經前少飲濃茶,因為茶有收斂作用,會造成便秘。經前忌食生冷和刺激性食品。生冷、刺激性食物可刺激子宮和輸卵管收縮,從而使病情加重,如生蒜、辣椒、白酒、冰淇淋等。
6、注意個人衛生。經期保持清潔。平時要避免不潔性生活,注意避孕,以免因流產后護理不周而引發婦科疾病。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詳細>>
痛經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