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億人都有這個病!它還是痛經的根源。據悉,全球約有2億名女性正在飽受子宮內膜異位癥所帶來的痛苦。子宮內膜異位癥被稱為不死的良性癌,需要及早發現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個不讓人省心的病,發病率不低,在生育年齡婦女中達15%。為了成功拿下它,醫生們做了很多的基礎研究,發現了它不同于其他婦科病的幾個奇怪之處。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深受痛經折磨的女性絕對不是少數,引起痛經的最常見病因之一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通俗來說,就是子宮的內膜“不聽話亂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大多數出現在盆腔內生殖器及鄰近的器官的腹腔面,如卵巢、子宮直腸陷凹、韌帶、直腸、膀胱等,但也有少數出現在腹壁、鼻腔、口腔、肺、腎、輸尿管等遠離子宮的部位。
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除了有跟月經周期密切相關的周期性疼痛外,還要注意痛經是否進行性加重、是否有性交痛、牽拉痛、大便疼痛及月經期直腸出血,這些癥狀均由子宮內膜“跑”的不同位置,呈現出不同的表現。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在子宮腔內。可如果發現子宮內膜跑到其他地方生長發育,這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了。
子宮內膜最常溜達的地方,就是卵巢和盆腔腹膜處。專家介紹,這些長錯位置的子宮內膜同子宮里的內膜一樣,在月經期間也會出血,脫落,但由于排不出來,血蓄積在局部,日積月累,就形成含血的囊腫。長在卵巢上的異位癥經常形成這種囊腫,因為囊腫里的出血日子久了變得像巧克力糊一樣,所以,有人美其名曰“巧克力囊腫”。實際上,和食用的巧克力完全兩碼事。子宮內膜還可在子宮本身的肌肉里生長,稱為子宮肌腺病。
如果只是子宮附近,也不足為奇。奇怪的是,子宮內膜能跑到更遠的地方。它可能會牽涉轉移到腸道,壓迫輸尿管造成腎功能喪失,甚至會跑到肺里面,導致患者咳血,還可能轉到大腦、肚臍等地。雖然是良性病,但卻具有類似惡性腫瘤的一些行為,對婦女健康的危害很大。
疼痛是異位癥的主要癥狀之一,并且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性交痛,也是導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奇怪的是,肚子痛的程度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嚴重程度沒有明顯關系。專家介紹,“我們碰到過比頭還大的‘巧克力囊腫’,患者沒有腹痛。而有些人只是子宮后方長了一些異位癥結節,卻疼得不能忍受。
當然,更為常見的,就是痛經。如果原來沒有痛經,幾年后或生孩子后才開始出現,或者原來有痛經,以后越來越重,生孩子后也不見好轉,都可能是得了異位癥。此外,原來痛經的婦女,如果痛經的時間發生了變化,比如,原來是月經第1~2天,現在整個月經期都痛,有的提前幾天就開始痛,月經干凈了肚子還在痛,都要想到異位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原發性痛經的病因:見于內膜管型脫落(膜性痛經)、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屈曲、頸管狹窄、不良姿態及體質因素、變態反應狀態及精神因素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