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的癥狀有哪些
子宮癌起初沒有任何癥狀,當惡性腫物開始生長時癥狀通常亦能出現,但是5%的子宮婦女直到癌腫擴散至其他器官還沒有自覺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
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絕經前月經量多或月經間期出血,絕經后婦女,可于任何時間的陰道出血,行激素治療者除外。行激素替代治療的絕經后婦女也可每月出血,類似于月經,也可預示著子宮癌的癥狀,。任何不正常的出血或出血多的情況應該告訴醫生。
陰道分沁物,從粉色、水樣到粘稠,呈褐色,有異味。經盆腔檢查發現子宮增大。體重下降,虛弱,下腹、背部及腿 部疼痛。這種情況發生在癌腫有轉移或擴散到其它器官。
月經不規律絕經后又出血
圍絕經期的女性,她們月經變得不規律,月經時間延長,月經量也時少時多,此時,很多女性認為是即將絕經的正常表現,會不太注意。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即使是即將絕經的女性,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診治時機。絕經后有再次出血的女性應該更加警惕,及時到醫院婦科就診。
B超婦檢
35歲的女性每年一次婦科B超婦科檢查就可起到子宮內膜癌的初步篩查,約100元;
如果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晚絕經等高危因素,還有上述提到的絕經前后的癥狀,根據醫生的要求,可以進行細胞學或刮宮,宮腔鏡等檢查。
認清“子宮內膜癌”的三聯癥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和宮頸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3位,好發年齡為58~61歲。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和排液等,可表現為各種形式的陰道流血,最常見的是圍絕經期的不規則陰道流血和絕經后的陰道流血;晚期可因癌瘤侵潤而引起腹部、腰骶部甚至下肢疼痛;合并感染時可出現陰道排出膿性分泌物,也可伴有貧血、惡病質等全身癥狀。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癌起初沒有任何癥狀,當惡性腫物開始生長時癥狀通常亦能出現,但是5%的子宮婦女直到癌腫擴散至其他器官還沒有自覺癥狀。詳細>>
子宮內膜癌在40~60歲的女性中,尤其是絕經前后發病率最高。目前歐美國家及我國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與長期受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肥胖……詳細>>
專家介紹說,“像這樣的患者,二病房僅在最近半年就收治了34例,絕大多數發病年齡均在50歲以上。詳細>>
癥狀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詳細>>
全身表現:相當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貧血而發生于出血時間較長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腫消耗、疼痛、食欲減退、發熱等,出現惡病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