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多發生于年紀大的婦女,60歲以上的居多,典型癥狀是絕經后再出血,好像又來月經一樣。出現這一問題時,要馬上就醫,做宮腔鏡檢查或刮取子宮內膜明確診斷。
子宮內膜癌病因雖然并不完全明確,但有3個公認的危險因素: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因此三高女性更要警惕。
如今子宮內膜癌出現了年輕化趨勢,甚至有人30多歲就患病,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生小孩的人多了起來,內分泌較高。
由于子宮肌層較厚,癌細胞突破子宮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很多子宮內膜癌患者在早期、還沒擴散時就能發現。治療以手術為主,有部分年紀過大身體不適合手術的人可采用放療,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果病變處于早期,也可以視情況保留子宮。
預防上,應該注意三點:建議女性適齡生育,在24~29歲生小孩比較合適;要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以預防肥胖,如果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應積極治療;定期檢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肥胖的女性。人體內的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量,也會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子。詳細>>
肥胖的女性。人體內的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量,也會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子。詳細>>
專家指出子宮內膜癌高發年齡為58~61歲,確切病因仍不清楚,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延遲婦女,近親……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原發于婦女停經前后的一種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隨年齡而增加,雌激素是導致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原因。在中國,子宮內膜癌并不如子宮頸癌……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指子宮主體的內膜層發生惡性變化,這內膜層是長在子宮內腔里,生成癌后最易出血,這些血就會由子宮內腔,通過子宮頸流到陰道到體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