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據腫瘤醫院統計,1958—1969年間收治子宮內膜癌與宮頸癌之比為1:44,1970—1981年為1:18。5。據統計,80年代我國每年新病例為159萬人,與宮頸癌之比為1:8。2。進入90年代以來,其發病率上升趨勢更為明顯,這不能不引起社會的關注。
子宮內膜癌為老年婦女疾病,多發生于絕經后,其病因雖不肯定,但與年齡、肥胖、不育、絕經晚、高血壓、糖尿并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多囊卵巢綜合癥等多種因素有關。
在臨床中采用術前放療+手術的方法治療子宮內膜癌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1984—1992年間該院治療的206例Ⅰ期及Ⅱ期子宮內膜癌的臨床及病理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治療方法分為4組,即手術、術前腔內全量放療、術前腔內非全量放療、單純放療。結果,4組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為:Ⅰ期的83。1%、96。5%、84。8%、82。0%;Ⅱ期的82。0%、90。9%、51。4%、62。7%,術前腔內全量放療組5年生存率明顯為高。
子宮內膜癌癌前病變是可以識別的,通過積極治療也可以防止其惡變。可采取多種措施積極預防,如發現異常子宮出血,尤其是絕經后子宮出血,或年輕婦女長期子宮出血及不育,要及時明確診斷治療。對已確診為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者,應積極隨訪、治療,如治療無顯著好轉或惡化,應手術治療。用細胞學、病理、B超等綜合手段就可對子宮內膜癌作出明確的診斷,關鍵是廣大婦女要對子宮內膜癌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以來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腺癌最為常見。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原發于子宮體部,故又稱子宮體癌,多發生于55-59歲婦女,40歲以下70歲以上較少。發病機理:確切病……詳細>>
子宮內膜癌的生病病因有那些 子宮內膜癌是威脅對比大的一種病癥,病患應提起留意,初期提防病癥,最好是從子宮內膜癌的原因來提防,從而降低不必……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婦科病,那么子宮內膜癌病發幾率較高的人群有哪些呢?文中特此為大家列出了一些,下面看看有哪些人群吧,希望對大家日常做好預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