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稍低于子宮頸癌,為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本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的婦女,尤以55~60歲居多。要想早期發現并及早治療子宮內膜癌,必須要了解本癥的一些早期征兆。
本病確有一些特殊的早期征兆,這些早期征兆分別是:
(1)絕經后陰道出血:絕經后出血或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病人一個較突出和典型的癥狀,早期即可出現。最初的出血是少量的,間歇性的,出血量少于既往的一次月經量,有時甚至很少,僅內褲上有少量血跡,間隔時間幾天到數周不等,偶爾幾次出血可以間隔更長時間。病變晚期時出血量可以很多,超過既往月經量且為持續性,有時甚至造成貧血。未絕經者可以出現月經間期出血,經期出血時間延長,月經量增加或完全不規則的出血。
(2)陰部分泌物增多:陰道分泌物即白帶增多是子宮內膜癌的又一癥狀,有時也可以是首先出現的癥狀。開始為水樣,以后為膿性,或為膿血性。
(3)腹痛:早期病人一般無腹痛,個別病人有下腹部酸脹不適感。晚期時由于腫瘤在盆腔內侵犯和壓迫神經會引起明顯的腹痛。宮腔內繼發感染積膿時會出現痙攣性腹痛。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占女姓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20~30%,發病率逐年上升。遇到下述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做子宮內膜檢查。1、絕經期后出血或出現血性白帶……詳細>>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稍低于子宮頸癌,為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本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的婦女,尤……詳細>>
絕經期后出血或出現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后,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而施行刮宮術。詳細>>
一般認為,患子宮內膜的高危因素有: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高血壓;不育;月經初潮早,絕經晚;多囊卵巢綜合征;某些卵巢腫瘤;內源性或外源……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與雌激素過多或持續刺激有關。一般認為,患子宮內膜的高危因素有: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