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起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子宮內膜癌遠低于子宮頸癌,但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本病高于子宮頸癌,位于婦科惡性腫瘤的首位。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絕經前肥胖主要與代謝失調和無排卵有關,因為患者沒有排卵,也就缺乏了孕激素的分泌,這使得子宮內膜長期處于缺乏孕激素拮抗的單一雌激素作用下,進而發生癌變。對于絕經后肥胖婦女,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組織內經過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轉化為雌激素(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絕經后婦女身體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也可導致子宮內膜癌變。
糖尿病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謝異常,這些患者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血糖正常者增高3倍。
高血壓患者發生子宮內膜癌機會增加
高血壓患者發生子宮內膜癌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與高血壓病,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征”。有學者提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與子宮內膜癌有關,這些可能都是因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功能失調,以及代謝異常所造成的后果,也與高熱量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有關,所以有人提出子宮內膜癌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文明病”。
生殖內分泌失調是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
生殖內分泌失調包括閉經、不規則陰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等,這些疾病及表現都與卵巢內分泌功能異常有關,集中體現在排卵的異常(稀發排卵、無排卵),在無排卵的情況下,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長期單一雌激素作用下,可以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生殖內分泌失調中的部分患者(如PCOS等)也與近年的生活方式轉變有關。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是雌激素依賴型的,子宮內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響,孕激素在子宮內膜組織發揮對抗雌激素的作用,而缺乏了孕激素的對抗,才使得子宮內膜……詳細>>
起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子宮內膜癌遠低于子宮頸癌,但在一些西方發……詳細>>
起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子宮內膜癌遠低于子宮頸癌,但在一些西方發……詳細>>
成年的女性都有白帶,正常的白帶是一種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顏色呈乳白色、雞蛋清樣,稍有腥味,有濕潤陰道、排泄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詳細>>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女性過去都在40歲以上,現在普遍年輕化。一般來說,不排卵的女性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再者就是多囊卵巢的病人,肥胖、高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