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子宮內膜癌的癥狀:
1、陰道流血:表現為不規律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也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間期出血。在絕經后患者表現為持續或間歇性出血。
2、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因陰道排液異常就診者約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頸積液,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現貧血、消瘦及惡病質等相應癥狀。對以上癥狀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二、怎樣預防子宮內膜癌
1、注意飲食,加強營養,少食高脂肪、高糖類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豆腐、大豆等豆類食物、多飲綠茶;
2、年輕婦女:月經過多,長期的子宮不規則出血應做細胞學檢查及子宮內膜檢查;
3、對功血及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應慎用雌激素;
4、步入更年期婦女加強體育運動,注意飲食、控制肥胖;
5、嚴格掌握雌激素的應用的適應征、合理使用、應用時不宜過長,量不宜過大,一定要用雌激素治療時,要補充孕激素加以對抗;
6、對肥胖的婦女常測血壓、血糖、尿糖等。
近期我科開展了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測--ECT,可用于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篩查。
1、取材全面,能夠全面取到滿意的子宮內膜粘膜層細胞組織,無痛苦、出血少;
2、診斷準確,診斷率達99.1%大大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3、已婚育齡婦女,每年都應該做一次高質量的子宮內膜防癌篩查!所以早期預防,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在40~60歲的女性中,尤其是絕經前后發病率最高。目前歐美國家及我國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與長期受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肥胖……詳細>>
因魚類含有ω3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管內的血小板凝集,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及心肌梗塞機率,動物實驗發現可抑大腸癌。詳細>>
首先是在雌激素的應用上,女性不要盲目使用外源性雌激素。運用雌激素時,應合用孕激素,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詳細>>
1、對高危人群,進行監控。高危病人包括下述婦女:1) 早來經,晚絕經;2) 長期月經不調史;3) 晚婚、不育;4) 有用雌激素及三苯氧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