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年齡是痛經出現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出現痛經的一般是年輕女子,但是,痛經所引起的疼痛每個人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那么,你是否知道痛經常見癥狀有哪些?中醫如何治療痛經? 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病發原因很多,可能是患婦科疾病,也可能是子宮發育不良。
痛經常見癥狀有:
1、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2、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攝氏度。
3、通常都是在月經來潮之后一到兩天內出現,一旦經血外流通暢之后,疼痛就會消失。膜樣痛經通常在月經來潮之后,第三到四天排出內膜的時候疼痛劇烈,等成塊內膜排出之后,疼痛就會慢慢的消失。疼痛部位大部分是出現在下腹部,比較嚴重的女性能夠放射到腰骶、外陰和肛門。有少數的女性疼痛能夠引向大腿內則,大部分出現陣發性的絞痛。劇烈的時候,女性的面色蒼白、惡心、出冷汗、手足發涼、嘔吐,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暈厥。
此外,中醫學在原發性痛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醫生辨證論治,遣方用藥。一般選用溫經活血化瘀方藥。選用當歸、川芎、赤芍、桂枝、制香附各12克,元胡5克,熟地10克,紅花、桃仁各4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行經前3日開始服用,常常能獲得滿意的療效。此外,中醫推拿治療痛經,操作簡便,收效較快,不妨嘗試。
青年女性要適當調整生活方式,以緩解疼痛。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治療痛經的藥品,供大家參考:
暖宮七味散:調經養血,暖宮止帶。用于心、腎赫依病,氣質腰痛,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白帶過多。
婦科十味片:用于血虛肝郁所致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前后諸證,癥見行經后錯,經水量少、有血塊,行經小腹疼痛,血塊排出痛減,經前雙乳脹痛、煩躁,食欲不振。
益母草顆粒: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微苦。祛瘀生新。用于月經量少,后錯,經來腹痛。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節至腰椎第2節,并揉按兩側的肌肉和相關的脊中、懸樞、命門、夾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志室等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