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多數是疾病造成的,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引起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多為精神緊張、感覺過敏、體質較弱,提高體質后能緩解癥狀。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藥的時候,就屬于病理狀態了。痛經常伴有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癥狀。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
因此,有些婦女就跟謝小姐的母親一樣,認為即使痛經是這么的痛苦,仍然選擇忍耐。因為痛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女人在結婚生育后就會自然消失。其實,這種認識存在著片面性。
因為女孩子的痛經一般是不要緊的,除非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時,需要適當用點止痛藥。可對于那些疼痛程度越來越重,疼痛時間越來越長的痛經患者,及時就診才是正確選擇,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女性重度痛經的罪魁禍首,疼痛時間從一、兩天到持續整個經期,還有的嚴重病人在非月經期也會有癥狀,并且會有不同程度的性交痛,導致她們害怕及回避性交。內異癥一旦患上后,就難以根治。患病后,大多數病人卵巢內產生黑色糊狀觸痛性的“巧克力囊腫”。隨病情發展,部分人的囊腫發生破裂,產生嚴重的疼痛,并導致子宮周圍粘連,影響生育。
如果痛經患者結婚生子,在妊娠之后異位的子宮膜就會萎縮,使病情減輕。及早進行治療,將不會影響女性生育。但是,由于有部分內膜異位癥為內在性,即子宮肌腺癥,繼發性進行性痛經是其特征表現,伴有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子宮肌腺癥的痛經比較明顯,且會不斷加重,部分女性經過藥物治療仍不能解決痛經問題,最后不得不切除子宮。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專家指出,痛經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的報警信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痛經忍一忍就過去了!”目前有不少女性認為痛經不是……詳細>>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臨床常見的疾病,該病的表現輕重不一,輕者一般無癥狀,重者多有白帶增多,輕度痛經、月經淋漓、下腹隱痛、小腹下墜、腹脹腹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