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對于想當媽媽的女性們來說最害怕的應該就是怕遇到習慣性流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女性都會擔心以后是否還能生育。下面我們看看,習慣性流產患者還能生育嗎?
習慣性流產還能生育嗎
專家提醒:要想再次生育,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避孕勞累,適當休息,避孕劇烈運動,在懷孕早期及晚期三個月避免性生活。患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在前次流產后,下次妊娠前,應與丈夫一起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習慣性流產的病因復雜,只有找出病因,確切診斷后對癥治療,只有有效治療習慣性流產才能生育。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
慢性病
在懷孕期間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對于患有慢性病的女性來說做到這一點很困難。習慣性流產中有6%是由嚴重的糖尿病、甲狀腺分泌失調或是心臟、腎臟、肝臟疾病等引起的。但是母體健康狀況不佳并不意味著無法養育健康的寶寶。患有慢性病的孕婦可以在有經驗的產科醫生的指導和監控下正常分娩。
免疫系統機能不良
孕婦的身體應該是一個理想的孵化器,一個溫暖的充滿營養的地方,而在這里最為關鍵的還是安全。但是,如果母體出現免疫系統失調情況就不同了,那些幫助母體抵抗病毒的抗生素將傳導給胎兒并且毀滅這個正在成長的小生靈。專家對于免疫系統機能不良導致流產的可能性存在不同看法。許多醫生認為,不到5%的習慣性流產是由于免疫系統問題導致的。
母兒血型不合
母嬰血型不合是引起習慣性流產的一種原因。例如孕婦過去曾接受過輸血,或在妊娠過程中產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會使胎兒的體內細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從而引起流產。胎懷孕時母嬰血型不合,母親產生抗體,再次妊娠時引起溶血,導致胎兒死亡、流產。
環境影響
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均可引起流產。
內分泌失調
最常見的就是黃體內功能不全,導致子宮內膜發育遲緩和黃體期縮短,從而影響受精卵的種植,或胚胎進一步發育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早期妊娠流產。懷孕后及時保胎往往有效。如果甲狀腺功能降低,會使細胞氧化能力障礙,進而影響胚胎的生長發育而流產。前列腺素增多,會引起子宮肌肉的頻繁收縮,導致流產。
遺傳基因缺陷
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數結局為流產,極少數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但出生后也會發生某些功能異常或合并畸形。
免疫因素
如果母體與胎兒兩者之間的免疫不適應的話,則是會引起母體對胚胎的排斥,從而導致流產的出現。
習慣性流產的危害
1、容易造成感染:多次出現可因擴張太過為細菌侵入行方便之門,輕者會導致子宮內膜炎或輸卵管炎。就算孕卵著床也會因子宮內膜頻繁吸刮而受到損傷進而影響胎盤的種植和使胎盤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缺氧而生長遲緩,使早產兒以及新生兒死亡率上升。
2、容易損傷子宮內膜:多次人工流產易損害子宮內膜,因吸刮時最易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組織,因此致使子宮穿孔的也有很多。在子宮內膜與功能層基底層組織之間的正常組織被破壞以后,子宮內膜很容易向基底層或肌層組織內生長,產生子宮肌腺癥或腺肌瘤,致使過多、不孕、腹痛等癥。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習慣性流產的因素 習慣性流產還能生育嗎 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是指女性在多次妊娠的過程中均出現流產的情況,可能沒有特殊的誘發原因。女性出現習慣性流產與多種病理因素相關,主要包括一些生殖系統……詳細>>
一般連續發生3次及3次以上自然流產的情況就屬于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一旦遇上,不會給患者自身帶來很大的危害,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個很大……詳細>>
十月懷胎,很多媽媽們都希望剩下健康的寶寶,然而很多孕婦迫于生計,懷孕5、6個月依舊在一線奔波。有些婦女就會因勞累過度而流產,少數還有過流……詳細>>
連續自然流產達到3次或3次以上稱為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有哪些因素造成呢,具體有以下幾個:詳細>>
習慣性流產指的是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出現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多跟黃體功能不全、先天性子宮畸形、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中醫稱習慣性流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