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閉經溢乳綜合癥疾病概述 非產褥期婦女或產婦在停止哺乳一年后,出現持續性溢乳,且伴有閉經者稱為閉經溢乳綜合征(amenorrhea-galactorrheasyndrome,簡稱A-G綜合征)。大多數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癥。
閉經溢乳綜合癥病因病理 一、垂體病變分泌PRL的腺瘤比較多見。1951年Forbes-Albright提出,由垂體腫瘤引起的閉經溢乳病例與妊娠無關。由于血PRL可經放免測定及與CT掃描的問世,垂體微腺瘤(pituitarymicroadenoma)(直徑<1cm)能獲得早期診斷,因而有關垂體腫瘤導致高PRL血癥(hyperprolactinaemia)以及閉經溢乳的報道日益增多。
垂體腫瘤產生高PRL血癥的機制可能是:
①腫瘤是由分泌催乳素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不受下丘腦PIF的控制而自主地分泌PRL;
②垂體腫瘤增大壓迫垂體柄,使下丘腦的PIF運送受阻,因而到達垂體的量減少,以致垂體分泌過量的PRL。高PRL血癥直接引起溢乳,并間接地通過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與卵巢的功能而導致閉經。
二、藥物的影響較長期服用利血平或氯丙嗪、酚噻嗪、嗎啡等藥物可導致閉經溢乳,其機理是這些藥物通過改變多巴胺的產生、吸收和代謝,從而抑制PIF的釋放,以致PRL分泌過多,引起閉經溢乳。口服避孕藥也可引起溢乳與閉經,可能是因為避孕藥中含雌、孕激素,通過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使PIF與LRH減少,而雌激素亦可直接作用于垂體催乳素細胞,從而引起垂體分泌的PRL增高與促性腺激素減少,出現閉經與溢乳。
此種情況一般為一時性的,在停止用藥半年內恢復正常。最近有人報道在口服避孕藥同時有溢乳的婦女中有25%可發生PRL分泌腺瘤。Sherman認為口服避孕藥可促使隱性微腺瘤發展。對口服避孕藥引起的A-G綜合征,如在停藥半年后仍不恢復,且經克羅米酚或促性腺激素治療無效時,應警惕垂體微腺瘤的存在。
三、產后溢乳(Chiair-Frommelsyndrome)多數作者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妊娠而引起下丘腦-垂體的功能紊亂,持續產生過量的PRL,并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最終導致長期的溢乳與閉經,且伴有生殖器萎縮。但也有人報道產后溢乳者可在產后數年后發生垂體腫瘤,而垂體腫瘤患者中31%有產后溢乳史,因而認為產后溢乳不一定都是功能性的,應嚴密隨訪,以期及早發現垂體腺瘤。
四、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甲低時甲狀腺素分泌減少,解除了對下丘腦與垂體的抑制作用,TRH分泌增多,而TRH不僅能刺激促甲狀腺素TSH的分泌,也刺激PRL分泌。
五、特發性閉經溢乳綜合征這種情況與妊娠無關,也沒有明顯的垂體腫瘤存在,而是由于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所引起的閉經溢乳。外界刺激的應激反應可造成一時性溢乳。如手術創傷、麻醉、精神抑郁、假孕等的精神因素,可通過大腦皮層,作用于下丘腦-垂體,引起血PRL增高與FSH降低而出現閉經與溢乳。有人認為所謂的特發性閉經溢乳,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潛在性垂體腫瘤所致,故應定期隨訪以明確診斷。
六、其他原因
原發性甲亢、長期吸吮乳頭、腎功能不全、支氣管癌等均可引起高PRL血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睡眠時血漿泌乳素升高,PRL分泌增多開始于睡眠后,并持續于整個睡眠過程。妊娠時PRL的分泌也增加,較非妊娠期升高10倍以上。吸吮可使PR……詳細>>
停止哺乳后半年,仍長期持續溢乳,并伴有閉經;或非妊娠卻見到乳房分泌乳汁樣液體,并有閉經。這種癥群叫“閉經泌乳綜合征”。詳細>>
多囊卵巢綜合征系由性激素反饋調節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綜合征。其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是卵巢持續無排卵的較終結局。詳細>>
停止哺乳后半年,仍長期持續溢乳,并伴有閉經;或非妊娠卻見到乳房分泌乳汁樣液體,并有閉經。這種癥群叫“閉經泌乳綜合征”。詳細>>
月經失調:主要是閉經,絕大多數為繼發性閉經,閉經前常有月經稀少或過少,偶見閉經與月經過多交替出現者。詳細>>